人间万象丨徐渊明纪实摄影作品赏析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2025年10月22日《人民摄影》报,特邀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国老摄影家协会江西代表处(筹)主任罗水长先生,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渊明的街拍作品撰写了深度评论。徐渊明先生长期坚持“聚焦街头、记录百姓”的创作理念,其作品以黑白色调捕捉人间烟火,在瞬息万变的城市图景中凝练生活的真实质感。他的镜头始终对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既体现了纪实摄影对“人”的深刻关怀,也构建了一部微观的时代影像史。此次刊发,旨在向读者推荐这一聚焦本土、扎根生活的摄影实践,感受镜头下中国大地的温度与脉搏。
人间万象
◎徐渊明
昆仑三千弱水,我只舀取一瓢;人间包罗万象,摄影只切一片——这是我从事街拍的基本理念。
工作之余,我一直坚持把镜头聚焦街头、对准身边,拍百姓生活,摄人间万象。几十年来,可谓手不离机,常常是一个人,一路走一路拍,走到哪拍到哪,穿行在街头巷尾,观察着芸芸众生,用镜头捕捉街头的精彩瞬间,用影像讲述百姓的生活故事。我觉得身边的世界很精彩,身边有数不尽的精彩等待被发现。许许多多的摄影名家都是拍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如布勒松、薇薇安、王文澜、王福春等等,莫不如此。可见,身边不是没有精彩,而是缺乏发现和记录精彩的眼睛。
我的街拍基本上是边拍边走,快速抓拍,不干扰被摄主体,这样人物表情自然、故事生动耐看,没有矫揉造作。当然做到这一点,必须手疾眼快,在极短的时间里判断哪些可拍,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准确抓拍。这需要在两个方面的日积月累:一是在摄影技术方面,需要对相机的选择、曝光参数选择、聚焦模式选择以及拍摄方式选择等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二是在摄影内涵方面,需要在阅读生活、社会认知、时代特征以及大众情感等方面有深厚的积淀。
在多年的街拍中,我比较注重以拍摄街头人物的情绪情感为主要内容,聚焦人的喜怒哀乐,抓拍街头多元多样的故事。我希望我的街拍,能记录黎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展现普罗大众的精神世界,呈现芸芸众生的人间万象,继而留存生活的底色,见证时代的足迹。
徐渊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获第15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江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一瓢一瓢的琼浆玉液
◎罗水长
街拍,作为纪实性的摄影门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按下快门”动作。徐渊明先生的街拍作品,恰似一位静默的时代观察者,以镜头为舟,在生活的河流里打捞着那些被忽视却又饱含温度的瞬间,为我们构建出鲜活的人间图景。
从摄影艺术的本体来看,他的街拍精准地把握了“决定性瞬间”的精髓。其镜头如同拥有敏锐嗅觉的猎手,总能在纷繁复杂的街头场景中,捕捉到具有张力与意味的刹那。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石狮子旁的行人,那停而欲动态势,透露出生活的匆忙与凝望;雨后街头,车轮荡起水花,女孩翘脚躲避的瞬间,都在他的镜头下被定格成永恒的视觉符号。这些瞬间并非刻意营造,而是生活自身力量的外显,徐渊明先生凭借对生活节奏与视觉语言的深刻理解,让每一次快门的触动都成为与生活本质的对话。
在影像的呈现上,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逻辑。他善用黑白影调,剥离了色彩的干扰,使画面的形式感与内容的厚重感得以强化。黑白灰层次的交织,宛如一首无声的交响,将街头的喧嚣与静谧、人物的喜乐与愁思,都凝聚在明暗的对比之中。那些在工地、在人潮中的画面,在黑白的滤镜下,更显露出纪实的力量,仿佛能让观者触摸到时代发展与个体生存相互碰撞的质感。这种影调的选择,并非是对色彩的摒弃,而是对摄影语言的精炼,让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纯粹的视觉关系中得以升华。
街拍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人”的关注,他的作品深刻践行了这一点。他的镜头始终对准黎民百姓,聚焦那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个体。在他的画面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审视,只有平等的凝视与共情的捕捉。劳动者布满沧桑的手、广场上女孩洋溢的笑容、城市建设中挖掘机旁渺小却坚毅的身影……这些被记录的对象,构成了社会的基石,他的镜头叙事,为人们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肖像,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被看见、被铭记。这种对人的尊重与关怀,正是街拍艺术人文精神的体现,也让其作品拥有了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从更宏观的维度审视,他的街拍是一部微观的时代史。他数十年如一日,“手不离机,穿行街头巷尾”,用无数个瞬间拼接成了时代的切片。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更是对时代变迁的见证。从街头的物质景象到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在他的镜头里留下了清晰的轨迹。从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律动,感受到时代脉搏在寻常生活里的跳动。这种以小见大的记录,让街拍具有了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价值。
徐渊明的街拍,是与生活的温柔邂逅,也是对时代的真诚记录。他以极为娴熟和专业的影像之笔,以生活的点滴为墨,在街拍的画布上,绘就出了一幅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人间长卷。我以为,他坚守的艺术信条,是还原人的真切,他秉持的影像底层逻辑,是直抵人心的本质对话。所以,他才能够年复一年地寻觅于茫茫人海,一瓢一瓢地舀起百态面貌和精神甘露,酿成人世间的琼浆玉液,积蓄为时代的艺术盛宴。
罗水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南昌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老摄影家协会江西代表处(筹)主任。
徐渊明纪实摄影作品欣赏

1989年11月,江西上饶,到水泥厂装卸煤炭的务工者。

2014年1月,江西上饶,一名骑车女子停在路口。

2018年4月,江西上饶,伴随汽车驶过,女孩翘脚躲避飞溅的水花。

2018年5月,福建霞浦,一名女子正挑着日用品走下阶梯乘船出海。

2018年8月,江西南昌,两名女大学生初次来到八一广场,非常兴奋。

2022年3月,江西南昌,火热建设中的南昌东站。

2022年7月,江西南昌,施工人员跳进窨井进行抢修。

2024年6月,江西上饶,老俵们在岸边观看端午赛龙舟。

2024年8月,江西南昌,参加舞蹈考级的女孩观看考级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