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立冬感吟

七绝*立冬感吟
文/邓昭泉
桂花盖地洒金雪,
逢约太阳西北方。
正是寻梅乘胜去,
围炉煮茗共欢尝。
评述:《七绝·立冬感吟》评析:
这首时令小令以立冬为背景,通过意象的巧妙组接和空间的自然转换,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了一场从秋残向冬深的诗意过渡。
一、时空交织的节候书写
首句“桂花盖地洒金雪”以秋日余韵入笔,金桂落英如雪,既暗合季节交替的物候特征,又以“金雪”这一通感意象消弭了凋零的萧瑟感。次句“逢约太阳西北方”化天文常识为诗意邀约,冬日太阳南归的轨迹被赋予人情化的期待,在平仄间构建起宏大的时空坐标系。
二、动态意脉的审美流转
第三句“正是寻梅乘胜去”堪称诗眼,“乘胜”二字打破传统寻梅的静谧模式,将踏雪之行转化为意气风发的精神远征。此处的“胜”既指桂瓣铺就的金色征途,又暗喻战胜寒意的生命豪情,与尾句“围炉煮茗”的室内静趣形成张力,在动静张弛中拓展了立冬的意境维度。
三、冷暖相生的情感温度
诗人以“洒金雪”的视觉温暖对冲季节寒意,更以“共欢尝”的味觉体验升华人情温度。围炉烹茶的传统意象在此焕发新意,与前句“乘胜”的昂扬气韵形成精神呼应,使全诗在物理温度与心理热度之间达成微妙平衡,完美诠释了“春生冬藏”中“藏”字的幸福内涵。
经典化用与创新
“寻梅乘胜”暗合陆游“铁马冰河”的雄浑气魄,却将其熔铸于文人雅事之中;“围炉煮茗”虽承袭白居易“晚来天欲雪”的古典情境,但“共欢尝”的集体叙事更添时代烟火气。这种古今意象的创造性转化,使传统二十四节气诗歌获得了当代情感的表达可能。
此诗如冬日里的暖玉,在冷热交替间焕发温润光泽。诗人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将天文、物候、人情熔铸成晶莹诗核,在桂梅香茗的流转中,完成对时光最深情的凝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