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数字巷陌(小说节选之十),完成了一场跨越四代的对话

2025-11-07 19:33 阅读
青苔社

前言

本文节选自作者本人长篇小说《酱香百年》。为呈现故事脉络,将依循时间顺序与情感节奏,陆续刊发十个片段,篇目包括:《那个看酱缸的男孩》《最后一坛秋瓜》《巷夜》《橙色的背影》《数据的温度》《父与子》《最后一缸》《归缸》《缸中宇宙》《数字巷陌》。

这部作品是一部跨越百年、书写四代人的平民史诗。它以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瑞昌小城为地理背景,围绕陈厚生、王老叁、李素英三人贯穿一生的“铁三角”友情展开叙事,通过一个传统酱园的世代沉浮,刻画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流转、人性坚守与精神新生。


数字巷陌

——原创长篇小说《酱香百年》节选片段之十

□闻君

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在赵小雨的书房里亮着,像一扇通往过去的窗

"妈,你看这里。"赵安安的手指在触控板上轻滑,屏幕上的地图随之转动——那是她用三年时间,通过老照片、档案和数十位老人的口述,一点点重建的武庙巷三维模型

青石板路在屏幕上延伸,两侧的房屋错落有致。赵安安点击张家裁缝铺的门匾,一段采访录音流淌出来,是张家后人回忆母亲深夜踩缝纫机的声音。鼠标滑过刘家厨房的窗口,竟然飘出模拟的炒菜香气——这是她根据刘嫂孙女的描述调制的"气味记忆"。

"这是井台,"赵安安的声音带着创造者的兴奋,"我设置了昼夜模式,晚上的时候,你能看见井水里倒映的月光。"

赵小雨怔怔地看着屏幕。那些在她记忆中已经模糊的细节,此刻以如此鲜活的方式重现。她仿佛又变成了那个扎着羊角辫、踩着青石板跑去酱园打酱油的小女孩。

"你怎么想到做这个?"她轻声问女儿。

"因为太师父说过,"赵安安模仿着陈厚生的语气,"'巷子没了,可人不能散,记忆不能丢。'"她的眼神明亮而坚定,"我想用我的方式,把这条巷子留下来。"

她点击酱园的位置,屏幕上弹出陈厚生年轻时的照片,旁边还有《陈氏酱谱》的数字化页面

"这里我还设置了'气味隧道',"她演示着,"参观者可以选择不同年份,闻到你记忆中的酱香。"

赵小雨看着女儿熟练地操作着这一切,忽然意识到:传承的形态已经改变了。它不再仅仅是师徒间手把手的传授,也不只是父子间血脉的延续。它可以是代码,是数据,是任何一个愿意聆听的人都能进入的数字世界。

"所以巷子其实没有消失,"赵安安转头看向母亲,"它只是搬到了这里。"她指着屏幕,又指指自己的心口,"还有这里。"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而在书房里,一条数字化的武庙巷正在发光,每一个像素都承载着真实的记忆,每一次点击都延续着不息的生命。

赵小雨伸手,轻轻抚摸屏幕上的青石板路。冰凉的玻璃下,是她滚烫的童年

"你太师父要是能看到这个,"她哽咽着笑了,"一定会说:'这丫头,比她爹还能折腾。'"

母女俩相视而笑,在数字巷陌的微光里,完成了一场跨越四代的对话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