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不够飞两遍

今天是你的生日,人民空军。
七十六年,弹指一挥间。那段黑白影像却依然刺痛人心——1949年开国大典,仅有的17架飞机不得不飞过天安门后,绕个大圈,再飞一次。
“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周总理这句无奈之言,成为一代空军人心头最深的烙印。
筚路蓝缕,雏鹰展翅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在北京宣告成立。此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空军家底,只有从日军和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159架破损飞机。能升空作战的,不足百架。
飞行员更是奇缺。辽沈战役期间,东北老航校的学员们,用马车拉飞机,用打气筒给飞机轮胎充气。他们在冰冻的河床上学飞行,在破旧的棚屋里学理论。就是这群“土八路”,硬是飞上了天。
抗美援朝,初生的人民空军直面世界最强空军。平均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的中国飞行员,迎战的是飞行时长普遍超过1000小时的美国王牌。
“空中拼刺刀!”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战斗英雄王海回忆:“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怕,就怕打不下敌机。”年轻的中国空军,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世界为之震惊。
风雨兼程,砺剑长空
七十六年风雨路,人民空军白手起家,风雨兼程。
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制,从歼-5到歼-20,一代代空军官兵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强军兴军的壮丽篇章。
还记得那张照片吗?飞行员王伟,用生命守护祖国海空。“81192,请返航!”这声呼唤,让多少人泪目。这是中国空军的痛,更是砥砺前行的动力。
“金头盔”“金飞镖”,这些空军实战化训练的“金字招牌”,见证了空军战斗力的跃升。从“箭-2007”到“红剑-2021”,从“空天一体”到“攻防兼备”,人民空军在实战化训练中淬火成钢。
鹰击长空,守望苍穹
今日中国空军,战鹰列列,旌旗猎猎。
歼-20隐身战机翱翔天际,运-20大型运输机驰骋疆场,轰-6K战神轰炸机巡航海天,空警-500预警机坐镇中军。一支现代化战略空军,屹立东方。
你看,高原机场,战机轰鸣;远海深处,雄鹰展翅。防空反导,构筑天网;空降突击,迅如雷霆。人民空军已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
“为祖国奋飞,为新时代护航。”这不是口号,是行动。中俄联合巡航,中日韩防空识别区,国际军事比赛……中国空军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世界舞台。
初心不改,逐梦空天
七十六年,变了的是装备,不变的是初心。
“搏击长空心向党,飞行万里不迷航。”人民空军永远听党指挥,服务人民。
抗击疫情,运-20紧急投送医疗物资;抗震救灾,直升机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国际救援,中国空军展现大国担当。
还记得那位老飞行员吗?他站在歼-20前,久久凝视。“小伙子,好好飞。”这句叮嘱,承载着多少期望。
从飞行员王伟到航天员聂海胜,从科研人员到地勤官兵,一代代空军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奋飞新时代,翱翔新征程
七十六年,人民空军从“飞两遍”的辛酸,到“不用飞两遍”的豪迈。
这个变化,何其巨大!这个成就,何其辉煌!
今天,当我们仰望天空,看到战鹰翱翔,我们不会忘记,七十六年前那17架飞了两遍的飞机。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空军建设付出生命的先烈。
“这盛世,如您所愿。”周总理,您看见了吗?今天的人民空军,再也不用飞两遍了。我们的战鹰,足以守护这片蓝天。
新征程上,人民空军必将高飞远航,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空军而不懈奋斗。
致敬,人民空军!生日快乐,人民空军!
七十六载风雨兼程,七十六载砥砺前行。人民空军,永远捍卫祖国的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