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迸发出生命的活力(上) ——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三)》邮票设计者曾孝濂先生
让生物迸发出生命的活力(上)
——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三)》邮票设计者曾孝濂先生
危春勇
得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三)》由曾孝濂老师设计,喜出望外。
一直以来,对曾老师设计的邮票喜爱有加、推崇备至,无论是《杜鹃花》《君子兰》《百合花》,还是《杉树》《苏铁》《孑遗植物》《中国鸟》……一套套有形有色、有姿有态,让人过目不忘。
一、把握物种特征与关系至关重要
曾孝濂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家、工程师、植物科学画家。曾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科学画协会主席,一生专注于一件事,用科学的眼睛准确描绘物种的科学特征,用艺术的笔触为花与鸟赋予鲜活的生命,享有“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之誉。
2021年3月,曾老师接到设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三)》邀请时,正忙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缩写:COP15)的艺术创作,时间相当紧。好在COP15大会推迟到当年10月中旬召开,曾老师这才得以抓住空档进行邮票的设计。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三)》(以下简称《野生动物(I级)(三)》邮票,沿袭了该系列(一)(二)组的套票版式风格。8枚邮票内容为斑尾榛鸡、黄胸鹀、绿孔雀、中华穿山甲、海南长臂猿、鳄蜥、中华白海豚、绿海龟;最初为过桥票、后改为版张边饰内容的是普氏野马、中华秋沙鸭、大砗磲。
曾老师说,自己画了几十年的动植物,在上述物种中,也仅画过绿孔雀。画动物,首先要了解和熟悉动物。这种绘画一定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如果特征或者关系没有把握住,画错了,或者是画得不清楚,哪怕素描关系再好、色彩关系再好,也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根据多年画插图的实践经验,曾老师深知所承担任务之艰难。为此,他花了较多时间去熟悉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和它周围环境的关系等,这些都一清二楚、心中有数了,下笔才能从容不迫。
(曾老师作品《绿孔雀》)
积数十年在植物科普绘画方面的功力与经验,加之有多位动物学家的指导与把关,曾老师感觉在邮票设计上还是比较圆满的。图稿在评审之中受到好评,邮票发行部门当即决定采用胶雕套印工艺印制,随即组织安排了8名年轻雕刻师承担图稿的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