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精神自律”
有人说:“自律者出众,不自律者出局。”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自律,是身体上的自律,然而,比身体上的自律更加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律。
一个人只有善于管理自己的“精神”,才能摆脱无意义的消耗,让自己走得更快、更轻松。

戒掉胡思乱想
我们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自己一天啥也没干,却感到身心疲惫。
这是为何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的太多,能量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消耗掉了。
有的人面对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也会过度“解读”。结果他们越琢磨,越会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
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过度地关注别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敏感、多疑。只有收起自己“敏感”的触角,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还自己的内心一片宁静。
有的人在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就会焦虑事情的结果,总担心自己做不好。
这样的担心,反而让他们难以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懂得“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由于他们对“结果”不执着,减少了不必要的“内耗”,他们反而会更容易获得好的“结果”。
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戒掉无谓的胡思乱想,是一个人最难得的自律。
戒掉人云亦云
身处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这时候,就更加考验我们的识别能力了。
如果听到别人的言论,不去分析其是否合理,只是一味听从,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自己误入歧途。
一个人是需要一点“批判性思维”的。
面对任何言论,不要着急去认可,也不必着急去否定,而是要利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其合理性。
如果发现其合理,再去接受也不迟。
拥有“批判性思维”,不是让我们去“抬杠”,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相。
鲁迅说:“从而如此,便对么?”
我们最容易成为习惯的“奴隶”,认为习惯了的,就是好的,就是对的。
但是,当我们去细细思量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某些“习惯”的“不可理喻”。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如此,才能有机会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如果总是为了“图轻松”而随大流,那么,就只会让自己淹没于人群之中,失去真实的自我。
戒掉求诸于人
古人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层次低的人,遇到问题习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结果,只会让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艰难。
层次高的人,遇到问题首先会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改变现状。
听过这样一句话:“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很多时候,别人是拒绝改变的。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走出当下的困境。
面对欺负我们的人,我们虽然无法让其变得通情达理,却可以通过强大自己,让对方不敢再欺负自己;
面对轻慢我们的人,我们虽然无法让其变得有修养,却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令对方刮目相看。
我们周围的人素质如何,与我们自身的能量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以,如果看不惯周围的人,那么,就去提升自身的能量吧。当自身的能量足够高的时候,那些低层次的人,自然就会淡出我们的视野了。
凡事求诸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
结语: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知与行,本是一体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真正的自律,是由内而外的。
一个人只有在“精神”上自律,外在的表现,才会有所改善。
人生下半场,愿你我,都能修好自己的内在,活出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