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想到文明的维度

2023-05-26 15:48 阅读
饶国平

甲骨文的发现在晚清,专家经过百余年的研究,已经有许多结果。

它是汉字演变的活化石,但我这里有几个问题。

、巫师如何保证用龟壳占卜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现在多看到的研究是甲骨文字。对于商人使用甲骨去占卜的理论(周易?)、具体步骤等内容,并不多见。而“蓍草占卦法”却流传下来了,网上有步骤和解卦方法,这里不重复。

为什么是选择当地并不常见的龟壳当材料?是因为龟长寿的原因,还是因为:龟壳物理性质稳定?


有意思的是,笔者把这个话题拿出来给朋友讨论。部分朋友认为:古代的巫师有信仰是不可能作弊的!也有人认为,占卜的本质仍是对周易的应用,也是统治者的工具。


那么巫师是否根据经验就可以控制龟裂方向?温度温度力度位置可控,烫烧裂纹是否可控?达到巫师想要的裂纹?!龟甲、青铜、竹简、活字印刷的棠梨木,这些材料物理属性稳定,软硬适合刻划。甲骨文有没有先写后烧作弊?通过巫师的仪式感来增加帝王行动的权威?!刻出来肯定是有价值的,展现给大家看,当舆论道具?!


我们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来看,巫师预判结果应该是准确率高,否则还刻上去留证据不是自己找坑?如果是这样的话,历史上的帝王没有国家或部落的绝对“控股权”,还要借助神鬼来加强统治?


如果没有证据,专家叫“民科"!


但是,我们认真研究,还真有证据了,还真有人这样干了,而且可能还引申另一个大课题:就是周代商,不仅仅是朝歌那一战,商人已经在文化上领先了。证据在哪?就是周原遗址发现的甲骨文。也就是在《周易》的撰作者周文王姬昌的老宅子里发现了大批量的甲骨。数量是按万来计算。周文王他们曾经躲在这个地下室,系统的研究?并复制了商人用甲骨占卜……建立更为先进的“周易”。如此看来,这其实已经是理论上的一次革命。他儿子后面终于代商。


我们如果把《周易》的卦运理解为运算。那在易中二元论的哲学思想里还是有客观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历史圆周律、天体运行、事物发展规律、甚至论理道德…


姬昌可能己经在某方面展示了他运算准确的能力。从而引起了纣王的猜忌。甚至威逼姬昌自食儿子做成的肉酱。


《周易》有没有科学思想?为什么古代有预知未来制定规则的圣人?!


我的朋友高强老师认为:古人这种朴素的思想非常实用,现代人急功急利,很少能踏下心来研究以非常长的时间构成的统计“大数据”,我们现在说大数据特别有用,其实古人用的是长数据,是通过非常长的时间统计出来的知识,又归化成理论性的东西。


易经既有象的方面,也有数的方面。我认为现代量子应用就是类似于那种推算。比如用周易蓍草推算。因为蓍草在生长的过程中同人一样,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无形中蕴含了自然界的变化信息。通过无意识的操作,那些自然历史信息会无意地影响着操作结果,实际上也就是它在暗中会自动“推导”。


量子是什么?量子就是被人们认为是最小的物质,不可再分,人类现有的能力也无法考察其内部结构和信息。这种东西就叫量子。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观察主要是依赖于对光的掌握和感知。对量子内部的观察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然而即使人类不知道量子内部,也会通过对它的一些操控,让它内部自动帮助人类进行一些推算,这就是所谓量子计算机。这种方式是不是和利用龟壳和蓍草相类似?


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和使用量子计算的人就是现代巫师。现在流行的ai,chatGPT本质也是算力。如果某一天,计算机也产生了逻辑和意识。意义与我们的碳基生命一样:生命也是由无机物开始合成有机酸起始。



、中国人的文字崇拜本质上是什么


古人一直有二套文字系统。一套写给神鬼看,另一套才是工作生活中使用的。而且神鬼的地位更高。


我们至今都有二套语言体系,一个是官方格式,一个是乡间俚语。


文言文写的和用嘴说的不一致,人为增加难度。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文字成了金字塔顶层精英使用。现在江西好多农村还有“惜字塔”,对文字无比尊敬。


文字可与神鬼沟通,用龟壳比杀了人祭祀(头敬神,身体分食了)显然成本低也更文明!


古人通过文字留存在石头青铜器上。


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和千前古人共情共鸣。


我们回顾周原遗址的甲骨文,周文王为什么会去研究这个?他作为人牲被商王关起来,就是准备下次某次祭祀活动的时候,砍头去当祭品。他一次次这样看着,巫师用骨头占卜,然后杀人祭祀……你说他心里是翻滚过多次只操泥马。然后放他回来,他就在地下室,带人研究这一套东西,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3000多年后,这些甲骨文被考古队挖出来了。不在殷墟!


同例还有:八大山人的父亲和祖父,虽然也是画家,但是:他们没有八大山人的“国破家亡”的人生经历,所以,绘画技艺和理论的临介点被八大山人突破了,八大山人画的不仅仅是画,而被后世尊为画圣。把齐白石佩服地甘为走狗。


我们甚至还可以大胆点,人类历史上富产大师的时代,多产生在多灾多难中。古如之春秋,近如民国,生存环境极其糟糕,却盛产大师。


文字是知识与思想传承的载体。所以产生崇拜。同样,掌握文字的巫师,权臣,社会精英与皇权可分享权力。


、汉字的发展,也是标准化的过程。


汉字的演变,起决定力量的是精英还是劳动人民?


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多画少画几笔没有多大问题。边旁放左边右边,上下调位也问题不大,都能看懂。


多个观察角度,形不一样,意思一样。几个巫师传承就可以了。


文字到了金文,篆书慢慢抽象。到了秦汉,百姓己经打标签,写凭证,文字己经深入生产生活。音形义,标准化走向方块字。


如果把文字当作发明:权力精英发明,劳动人民修正加执。适合生产生活的文字被保留下来了,不适合的被淘汰。比如道家的再生文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