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今品·夏之吟】(三)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2023-07-18 11:06 阅读
宋一叶

文/宋一叶 图/网络




纸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

数声渔笛在沧浪。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作者名片】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1059年(嘉祐四年)进士,历知制诰、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左仆射。元祐年间(1086—1094)罢相。




北宋诗人蔡确这首七言绝句《夏日登车盖亭》,描写作者被贬安州官冷身闲,得以放情山水的逸兴,并化用《楚辞·渔父》句意,隐约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遁生活的向往,闲静的基调中含沉郁之致。


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全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即纸屏风,以藤皮茧纸制成,取其雅致通风,屏上常以梅花蝴蝶为饰。前二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


诗人写的是“夏日登车盖亭”,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使人顿觉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顿见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三句是说,诗人梦醒之后,却要“莞然”一笑。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鸿运一来,金榜题名,官位骤升,后来突遭横祸,谪居此州,这如同大梦一场。




于是,诗人“莞然独笑”,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而听到了“数声渔笛”,他的归隐之情就更加迫切了。


这首诗以“莞然独笑”“数声渔笛”揭示主旨,描写闲散生活,抒发归隐之志,不满社会现实,写得委婉深切,具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后人评此诗:“一种闲适安逸的心情和悠闲自乐读书的心态,溢于言表。




【名句品读】“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的梦乡。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