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如满月
岁月悠悠,步履匆匆,许多记忆都已褪色,许多往事早已变成了绵江河水中的倒影,惟有童年对月亮那些点点滴滴的憧憬与遐想,至今还完好地珍藏在心底,如同沉淀在绵江河的一颗颗鹅卵石,岁月的河水将它打磨得更加晶莹透亮……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老家过中秋节,除了盼着吃月饼,吃柚子,最有趣、最开心的,还是那“端盆清水‘请’月亮”。据说,这是世代相传的“惯例”,也是过中秋节最为喜欢的益智游戏。
中秋节的夜晚,当月圆如镜的明月升起之前,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早早地聚集在空旷的大坪里或庭院中,各自用带来的脸盆装上半盆清水,并在水中放置一面圆圆的小镜子,然后边吃着月饼、柚子,边看谁在自己的脸盆上最先映照到天上的月亮。这虽不是什么比赛,但小伙伴们都不甘落后。
也许,因为我年龄更小,又第一次“请月亮”,没有掌握小镜子安放在脸盆里的角度,加之毛手毛脚,不会操作,其他伙伴们都陆续看到了请的“月亮”,而我的“月亮”就是迟迟出来。我一时性急,气呼呼地用力去摇动脸盆,谁知越摇,水波越大,月亮就是不肯露脸。
看着我心急火燎的样子,姐姐忍不住过来帮忙。她重新把脸盆放好,又小心翼翼地调整好镜子与月亮的角度。不一会,我俯头一看,啊,一轮满月倒映在水中,与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是那么大,那么圆,那么亮。于是,我禁不住跳了起来,兴奋地拍着双手,连声大叫:“太好了!太好了!我捉住了又大又圆的月亮啦!”
听到我的喊声,姐姐嗔怪我:“小弟,你真傻,月亮是神圣的象征、完美的化身,应该说‘请’到了月亮,,怎么能说捉住了月亮呢?!”
而哥哥则夸奖我:“小弟,你真行,能捉住月亮,是诗人的美好的想象!”
那时的我,不在乎也不明白姐姐、哥哥们话中的意味。我只知道,天上和水中的月亮是圆圆的,月饼和柚子是圆圆的,还有那装水的脸盆和照月的镜子,都是圆圆的,仿佛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圆满,那么美好。
也许,这就是我童贞稚嫩的记忆里,对月亮萌发的憧憬与向往!尽管天真浪漫的童年早己远去,童贞时那些亦真亦幻的梦境,也渐渐随着月缺月圆的日子悠然飘去,但我总以为,人生弥足珍贵的记忆,莫过于童贞时对月亮的憧憬与遐想。其实,月圆也好,月缺也罢,属于你自己的那个月亮总是美丽的!只要你时刻保留那颗鲜活纯真的童心,永远珍藏着那份稚嫩而又美好的记忆,那么,就能坦然面对人生的悲喜起落,就能欣然接受月亮的盈亏消长……
“童心如满月,夜夜添光辉。”有位哲人说得好,月亮总是离我们很远,又很近。今夜,徜徉在天高云淡的绵江河畔,我无意间抬眼看见,那天上的月亮,虽然不是想象的那么圆,也不是期盼的那么亮,但在我心里,那美好的月亮仿佛离我更近,离我的心灵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