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考古中国,增强文化自信——青苑书店221期书友会
岳南:考古中国,增强文化自信——青苑书店221期书友会
南昌熊明2023-12-17 13:31
文/南昌熊明
癸卯冬月初四,南昌城里竟然迎来了久违的小雪籽,飘飘洒洒,虽然有种意外的惊喜,却也带来了气温下降,街上行人稀少的弊端。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当天下午青苑书店第221期书友会却异常的火爆,书友爆棚,整场书友会掌声不断,主讲嘉宾、作家岳南先生和对谈嘉宾、学者毛静先生与书友们宾主互动,其乐融融。

书友会开始之前,岳南先生应邀接受了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记者专访,着重畅谈了他对参观海昏侯博物馆的具体感受。对江西对海昏侯出土文物之丰富与保护措施的得力,他大加赞赏,称赞说海昏侯很有看头。第一,墓大。第二,保存得好。第三,出土文物多。第四,文化层面高。第五,整个地文化交流广。
岳南先生还幽默地自黑了一把——起初,还以为海昏侯是一个类似于朱元璋那个被封为“荒王”的儿子那样的无恶不作,极度荒唐,才被封作海昏侯。结果却发现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错了,原来封号却与海昏县这个古地名有关。
当他被问到有没有计划写一部海昏侯题材的考古书时,他风趣地回答道:“没有人邀请我写,不知道有没有人欢迎我写。如果当地不欢迎的话,你硬写也不行,把你赶出去,把你打跑了。”
岳南,这位典型的山东大汉的言谈举止处处透射着山东人的豪爽幽默,令人倍觉亲切。

有记者问道他对如何盘活海昏侯旅游资源有什么好的建议时,岳先生幽默地说,一介平民,不能妄议!但他终究还是谈了包括海昏侯博物馆关于参观顺序等方面的个人见解。
岳南先生自幼喜欢文学,很小就阅读了《大刀记》、《敌后武工队》《地道战》《闪闪红星》等书籍,他就立志将来也要写东西。后来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阎连科等著名作家系同班同学。
他坦言现在写作,一半是为了生活,完全靠版税生活。另一半则是出自于内心对文学的热爱和写作习惯。

蓦然回首,世事难料。他扳着指头数了数曾经和他合作著书的几个人都已先后谢世。感叹当年若不和这些人合作,许多中国考古的历史事件历史场景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还原。越往后,他越认识到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的重要性。
当年陈寅恪在哈佛读书时,吴宓称赞他说,陈寅恪先生这个家族,特别是陈寅恪,他知道他是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使命的。现在年过花甲的岳南先生,当年虽没有陈寅恪的宏大志向,却也很庆幸自己把所知道的东西写了出来。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岳南老师”随着对谈嘉宾、青年学者毛静先生的一声招呼,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岳南先生神采奕奕地步入书友会现场,开始了他的即兴演讲。
岳南先生的演讲激情四射,思接千载,纵横万里,收放自如,吞吐大荒,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娓娓道来,并且时不时地请助手拿出一些相关的图像资料,作生动形象的讲解,把夏商周断代工程勇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地表述给书友会的听众们。阐述了自己对三星堆文化的理解,对定陵发掘考古失败的痛心疾首,并且对一些省级博物馆与文物出土地争夺文物保管权、话语权的现象谈了自己的见解,让现场书友们听得津津有味,茅塞顿开,引发了阵阵掌声与欢笑。
岳南先生用自己的智慧,将原本枯燥的考古研究,单调的学术演讲,演绎得如老友聊天,邻里攀谈,引人入胜。岳南先生的演讲,好比学养深纯的武学高手,将化骨绵掌修炼得如火纯青,把一些专业性极强的话题,轻松幽默地表述出来,令人如沐春风,让听众易记易消化。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岳南先生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在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时,岳南先生手持一块乌龟壳,列举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文化断裂,唯有中华文化瓜瓞绵延,生生不息。岳南先生那种浓烈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书友们深受感染,精神为之振奋,爆发出了阵阵掌声。
在随后与读者互动环节中,岳南先生回答了书友们的各种提问。睿智,幽默的回答,再一次将书友会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问到什么时候动笔写一本海昏侯的书时,岳南先生举起手里的乌龟壳风趣地说:“现在正在写的第12本书,是安阳殷墟的乌龟壳。等我把乌龟壳写完,然后再来写马蹄金吧!”
“考古中国,探寻中华文明的根|青苑221期书友会”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书友会最后环节,自然是岳南先生的签名手书,面对簇拥的人群,长长的队伍,岳南先生只顾埋头签名,奋笔直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