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令人苦涩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教育令人苦涩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江西日报》记者 曾焕平
电影<<抓娃娃>>起这么一个片名,套用了旧社会"抓壮丁"的说法,孩子马继业考大学的过程,被认为是大学在"抓娃娃",把野孩子抓进大学读书的过程,称为"抓娃娃"。
这部影片,本来是一部轻喜剧,观众在观影时,本应为喜剧里的搞笑情节所逗笑,但在观影过程中,我却觉得压抑。因为这部轻喜剧,讲述马总的儿子马继业考取大学的过程和失败,讲述的恰恰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失败。
电影主角马继业,出生在一个旧居民大院里居住的马总家里。幼儿期养尊处优身体肥胖,长大到小学阶段,人家的小孩都是小汽车接送上学下学,他坚持步行和跑步去上学,身体瘦下来了。
马总又把家里维持运转的1400元家用钱,给马继业当家。马继业抵挡不住平板电脑的诱惑,把当家钱买了平板电脑,怕家人发现,用完就藏在马桶的干水箱里。马继业省吃俭用,也抹不平家用钱的亏空,更没有钱给他爸爸马总买冬棉鞋。
马继业就自己捡塑料瓶卖垃圾,賺钱补上买平板电脑的亏空,并想实现给父亲买冬棉鞋的愿望。
马总教他儿子到有大量塑料瓶的体育馆包场捡矿泉水瓶,发财,改变了经济窘境。
马继业升入高中,高考前和舞蹈生张飞飞谈恋爱早恋,又发现瘫痪在床10几年的李奶奶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又被众人奚落为幻影。他才发现自己生活在骗局中。他的奶奶不是瘫痪病人;他父亲是富豪马总,不只生活在居民大院里,还有自己的别墅;满街的大小商贩,都是马总的部下,在马继业的上学路上,监督他上学。
马继业高考前,平常成绩在15名以前,决心考上中国最好的清北大学。在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考场,马继业提前30分钟交卷,卷面上,只画了一只和平鸽,抗议同窗兄弟姐妹在高考考场上无情竞争。
马总和一班人马在等待马继业走出考场,却发现马继业从高考考场的“后门”走了。通过他留下的位置,才找到了高考失利的马继业。马继业走入奔流的大河,加入了一群乡下孩子的裸泳。
马继业复读了一年,又考入了他真正喜欢的体育大学。他在田径场上的奔跑中,又幸福地捡到了一怀抱矿泉水瓶,抱着一堆矿泉水瓶,自立自强自信地跑向了人生的跑道。
暑期档热播电影《抓娃娃》,感觉上和春节档电影《热辣火烫》是一个系列的轻喜剧电影,在戏谑之中,又感觉到现代平民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让你在戏谑当中笑不出声,感觉到无奈和苦涩。电影讲述的是平民故事,故事亲切得就象发生在你我身边,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编剧和导演,把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平民故事搬上银屏,抒发出百姓内心的真实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