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抓娃娃》有感——为什么这样的教育会失败?

2024-07-22 18:25 阅读
沅水·昊境

作者/阳彪

儿子的减肥夏令营终于结束了!结营仪式上,我看着他走进会场:腰瘦了一点,脸黑了一圈,眼睛却显得有神了。他在人群中搜寻着我。我喊了他一句。他冲过来抱着我。

仪式结束,我们开车回家。夏日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神色疲惫而坚毅。我问他这些天过得怎样。他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我从没见他这么伤心地哭过。我把抽纸递给他,问他伤心什么?他说舍不得训练的同学们。

他的回答让我很诧异。短短十四天,竟能产生这么深的感情来?

为了让他从伤感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我提议晚上去看一场电影。我们共同选定去观看新上映的喜剧——《抓娃娃》。

这部电影上座率极高,延续了沈腾、马丽一贯的喜剧风格,影院笑声不断。

电影讲述了一对富豪夫妇马成钢(沈腾饰)和春兰(马丽饰),为了培养儿子马继业的独立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反向养娃”。他们隐瞒自己的真实经济状况,让儿子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学会面对生活的艰辛。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这种单方向的教育方式,漏洞频出,问题重重。最后儿子拒绝参加高考,也拒绝继承父亲的事业,儿子以这种叛逆的方式宣布这场精心设计的教育实验的破产。

观影结束后,我问儿子他对电影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他想了想说:“我觉得能够理解吧,毕竟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听到他的回答,我既欣慰又心酸。想着他在车上的哭泣,定不会只有离别的伤感,一定也有默默承受的委屈、久别归家的激动……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以“为你好”为名,对孩子进行各种规划和安排,却忽略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种爱,虽然深沉,却往往难以被孩子接受,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与隔阂。这也是我送他去参加减肥夏令营的最大担忧。

我问他:“在训练营,你和同学们只相处了14天,感情却特别深厚。假如你是参加一个旅行社,在外度假半个月回家,分别是会不会也这么伤感呢?”他想了想说,应该不会。我问他这两者为什么会不同。他摇了摇头。

我轻轻拍着他的背,说:“在训练营,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一起流过汗,也一起流过泪,这样的情谊自然深厚无比。而在旅行社,如果只是游山玩水,吃吃喝喝,大家不过点头之交,这样的感情定不会深刻。”

如果我们将《抓娃娃》的情节稍作改写,或许能呈现出一个更加温馨和励志的故事:儿子马继业提前识破了父母的秘密,虽然初时感到震惊和不解,但逐渐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此时,父亲马成钢在商业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家庭陷入困境。关键时刻,马继业挺身而出,利用自己在逆境中培养出的坚韧和独立,不仅帮助父亲度过了难关,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最终,父子携手,共同克服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难,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实现了顶峰相见。

看完电影回家。此时,明月高悬,夏风拂面。突然明白,为什么每年暑期档都会有一个关于教育的电影,因为育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