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100”文化导师何坤深入寻乌推动客家木雕非遗传承

2025-04-09 15:14 阅读
何坤

      为深化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3月27日至28日,“四个100”文化导师之非遗传承何坤导师走进长宁镇1930寻藏木雕工作室及三二五村文明实践站,开展非遗文化调研、技艺指导与专项培训规划工作。作为国家高级技师、江西省技术能手、赣州市高技能人才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木雕)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致力于推动木雕技艺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何坤导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匠心育新人,以行动促传承,助力寻乌木雕文化焕发新活力。  

   “传”非遗技艺,“育”传承新苗

     在三二五村文明实践站和寻藏木雕工作室,何坤导师与木雕爱好者、雕刻师及行业从业者深入交流,围绕“匠人薪传”专项培训计划展开探讨。他结合自身多年实践与教学经验,提出“理论+设计+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旨在通过系统化课程提升学员的审美素养与雕刻技能。“非遗传承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何坤强调,他将依托“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年度计划,定期开展公益讲座、技艺沙龙、雕刻比赛和创作实践,为木雕爱好者搭建学习平台,让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中扎根生长。  

      在三二五村文明实践站座谈会上,何坤与村干部、雕刻厂经营者及手艺人共商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新路径。他建议以木雕为载体,开发文创产品、研学体验项目,推动非遗工坊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木雕不仅是技艺,更是客家文化的符号。我们要让每一件作品都讲好寻乌故事。”何坤的见解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  

“访”行业实情,“建”传承基地

     为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何坤实地走访长宁镇有关雕刻企业,调研寻乌木雕行业发展现状。他针对部分从业者提出的设计单一、市场对接难等问题,现场示范如何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结合,并建议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在正在筹建的“幸福小镇非遗工坊基地”,何坤详细了解建设进展,提出打造“传承+展示+体验”综合体的构想,为非遗产业化注入新动能。  

 “展”非遗魅力,“燃”文化薪火

“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何坤导师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他将继续扎根寻乌,以“四个100”计划为纽带,培育更多青年匠人,孵化更多传承基地,让客家木雕技艺在创新中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增添“非遗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