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低成本涌入家庭 低价家庭陪伴模式正在形成
在AI的大潮下,市面上出现许多类型的电子宠物,它们凭借抽象但科技感十足的外表以及智能化的互动,成为不少人的新宠。月省两千狗粮钱,这账年轻人算得很清。

据电商平台显示,目前不少机器狗价格已低于宠物狗,它们不仅省去了每月上千的养宠成本且无须铲屎、不会掉毛、24小时待机陪伴,还能根据你的情绪“撒娇卖萌”,正以亲民价格和AI黑科技,成为年轻人“治愈系新宠”。
相比在生产和物流上的应用,目前机器人对家庭成员来说,还不是家务能手,穿衣、煮饭、泡茶、喂药、扶老人、带婴儿,你能想象的功能——不好意思,几乎都不会干。因此,它更多是个陪伴角色。至于机器狗,就更是陪伴中的陪伴,基本上和高价玩具无异。这一轮的机器狗成本下降,开始进入家庭,自然也就是那种喜欢尝新和时尚的人群的首选。尤其是这种机器狗,还必须溜出去才更有社会价值。客观上也就对机器狗产业起到推波助澜的示范作用。
有评论说得精彩:以前养狗是情感消费,现在连情感都能用算法平替。当代孤独经济学里,电量满格的陪伴比心血来潮的爱心更靠谱。那么机器狗或曰电子狗未来究竟有没有市场?这就要看这个未来有多长。因为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宠物,这一轮机器狗兴起的背景就是AI。只要AI加持,就意味着学习和进化,意味着可能比你更懂你。此外,机器狗依赖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环境感知(如激光雷达)等技术已趋成熟,使其能实现更自然的交互和自主行动,这也让机器狗更不像机器而像了朋友。
如果把机器狗的功能进一步发挥,那么所谓的情感补充,主要是对老人、儿童或独居者而言,这些群体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本身就是个可待研发的大世界,甚至不同年龄段的少儿需求都很不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比精神情感需求更具体的,其实是教育与技能培养。比如儿童通过编程控制机器狗,提升逻辑思维和科技素养。这样机器狗就不完全是玩具,而成为了更有科学素养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