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昌凈庐日本书法画展

2025-05-03 20:53 阅读
南昌熊明(真寂)

文/南昌熊明

我近年来很少看展览。做减法,懒出门,无事勤临帖,闷来读闲书。平时偶尔外出,也只看望几个所愿意见到的老友,谈一些积极向善的话题。然而,4月30日下午,我却到得紫金城凈庐去看了一场书画展览——“照地——红叶散落一二三”。

想着到凈庐看书画展,只因为这场书画展览所展作品为纯日本书法、绘画作品,时间跨度从飞鸟平安延至现代。作者身份涵盖贵族、僧尼、俳人、茶人,上至“三笔三迹”之称的空海、藤原形成的遗墨,中到一休、千利休、良宽、相马御风、松尾芭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下到熊谷守一、中川一政、井上有一等,真迹在旁,观摩有益。尤其是茶人千利休与权臣丰臣秀吉这对生死搭档的墨迹同台展出,还有良宽这个苦行僧、俳人的墨迹在场,岂能错过?

凈庐既到,好友偶遇。大家恭听凈庐主人讲解展览缘起,作品妙处。细说良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山本以南、山本由之、贞心尼等一连串的人物命运的交织以及其留下的俳句、书作,感受这些书家遗墨所蕴含的直见性命,拟古创新,我手写我心的生命的律动——慵懒、颓废、以及相对于所谓传统、威权的叛逆、颠覆。

毫无疑问,日本文字,源于中国。日本的文化和艺术,亦得力于中华文化的滋养,这是毋庸置疑,无可辩争的历史事实。但日本人在师法中华文化的同时,能够以拿来主义的眼光,吸取养料,滋养自己。

从汉风走向和风,平安时代便提出并确立了“和魂汉才”的文化发展主张,形成了日本的书道、茶道、花道、和歌俳句等。后世村田珠光提出“汉和兼带”,武野绍鸥首倡“念古咏新”,都是强调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日本文化在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理念,值得国人深思!

书法、绘画乃至于其他的艺术门类,无一不是表达自我,传递人性,诚所谓“我自高歌我自遣幽情”也!

一个真正的书家,要造历尘劫,经历人间苦难,从自然变幻中去体悟人生无常。既要保持自然的人性,又要有贵族般的超然与优雅,知人性、重人情。当下那些热衷这个展那个展的“书法家”们,心中除了趋炎附势,削足适履,扼杀自我,追名逐利之外,还有什么?

有空不妨去紫金城凈庐走走,听听千利休与丰臣秀吉,良宽与贞心尼等人书法背后的凄美的故事,乃至于展开松尾芭蕉的俳句、井上有一的大字背后的人性探究,或许于书法创作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会有所启迪。

南昌风尚志:理性冷静 有温度 有锐度

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

我写人物,摒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有故事的朋友,如果您也想向南昌熊明老师倾诉,不妨私信南昌熊明老师,南昌熊明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倾听。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作家。独立文化观察家。书法研究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