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棉船学校:“双减”工作的具体举措及成果
一、优化校内教学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 分层作业设计与动态管理
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和总量控制机制,按年级开展分层设计作业集体备课,例如低年级以阅读、劳动实践为主,中高年级推行“基础+拓展”的分层作业模式,避免机械重复。

2. 强化课堂效率与教研支持
开展“推门听课”和集体教研活动,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引入“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教研员驻校指导优化课堂设计,减少低效教学环节。


二、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1+N”课后服务体系建设
基础托管(“1”):
设置作业辅导时段,确保学生作业在校内完成,教师面批面改,减轻家长辅导压力。

拓展课程(“N”):
开设体育、艺术、劳动等社团活动,如竖笛、象棋、种植实践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课后服内容。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师权益
1. 教师能力提升
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组织教师读书分享会、学科素养竞赛,提升教学能力。


2. 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
实行班主任AB岗,缓解课后服务带来的工作压力。
四、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破解办学瓶颈
对生源过少的村小进行合理撤并,集中资源提升乡镇中心校办学质量,学生转入中心校后享受更丰富的课程和师资。
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推动五育并举
1. 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取消低年级纸笔考试,推行“趣味闯关”等综合素养测评。
2. 家校社协同育人
通过家长会和微信群,引导家长转变“唯分数”观念,重视家庭陪伴与劳动教育。
我校从作业优化、课后服务活动、教师能力提升、资源整合四方面突破,同时注重家校社协同与评价改革。通过“减负+提质”双轮驱动,逐步实现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