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为翼,共赴团结与文化传承之约
5月17日,2025 年全国民族民间舞蹈运动大会(江西・峡江站)在峡江体育馆盛大开幕,近 500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齐聚于此,开启了一场民族民间舞蹈的盛宴。这场以 “多彩民族舞・共谱团结曲” 为主题的大会,不仅仅是一场舞蹈赛事,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的盛会。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各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地域风情。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智慧、情感表达和精神信仰。从蒙古族豪迈奔放的《奔腾》,以矫健的步伐和有力的身姿展现出马背上民族的英勇与激情,其创作源于对草原生活的深刻体验,动作元素饱含蒙古族民间舞蹈特色,经创新设计后充满强大张力;到傣族婀娜多姿的孔雀舞,细腻地模仿孔雀的灵动神态,传递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些舞蹈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记录着各民族的发展轨迹,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不息。
此次舞蹈运动大会,为这些散落于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与交流的广阔平台。不同民族的舞者们带着本民族的特色舞蹈汇聚峡江,相互切磋技艺、分享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舞蹈文化得以相互碰撞、交融,擦出绚丽的火花。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当观众们欣赏着来自五湖四海、风格迥异的舞蹈时,仿佛踏上了一场跨越地域与民族界限的奇妙文化之旅,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尤为重要的是,大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要义,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舞蹈作为一种无国界、无民族界限的艺术语言,能够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将各族人民紧密相连。在舞台上,舞者们携手共舞,用整齐划一的动作、默契十足的配合,演绎出团结和谐的美好篇章,向世人传递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强烈信号。而在台下,观众们为每一个精彩的表演鼓掌欢呼,他们的热情回应也成为了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通过这场舞蹈盛会,各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得以进一步拉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此外,大会的举办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践行 “健康中国” 战略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而此次大会的举行,无疑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舞蹈作为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形式,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其中,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推动 “健康中国” 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025 年全国民族民间舞蹈运动大会(江西・峡江站)是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活动。它以舞为媒,串联起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脉络,搭建起民族团结的坚固桥梁,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 “健康中国” 战略的实施贡献了独特的力量。期待这场舞蹈盛会能够结出累累硕果,让民族民间舞蹈这朵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让民族团结之树在中华大地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文/万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