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爱润童心支教队开展海洋主题美育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儿童美育素养,拓展自然认知视野,激发艺术创造潜能,2025年7月2日下午,江西农业大学爱润童心支教队依托靖安县水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秘深蓝”海洋主题绘画课堂。此次活动聚焦乡村美育资源短板,以创新教学形式将海洋科普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为当地儿童献上了一场沉浸式艺术探索之旅,是高校学子践行“三下乡”服务宗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实践。

课堂伊始,支教队员邹子妍以妙趣横生的海洋生物谜语作为引入环节,迅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头戴钢盔怕碰撞,慢慢悠悠浪里晃——打一动物!” 随着问题抛出,前排的孩子便迫不及待地举手喊道:“是海龟!它遇到危险会马上缩进壳里保护自己!”谜底揭晓,屏幕上浮现海龟划水的动态插图,孩子们瞬间被它笨拙而坚韧的姿态吸引。当“身披彩甲尾巴弯,爸爸育儿真稀罕”的谜语呈现时,支教队员辅以播放科普动画解析海马雄性育婴的生态奇观,孩子们纷纷抬头认真观看。金鱼谜语“身穿金甲吐泡泡,扫帚尾巴水中摇”更加点燃了集体创作热情,孩子们以肢体模拟鱼尾摆动,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这些谜语不仅有效激活了孩子们对海洋生物形态特征的敏锐观察力,更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完成了科学知识的启蒙。

猜谜环节后,孩子们领取了画笔与白纸进行自由创作。支教队员以“海洋奇幻之旅”为命题,鼓励孩子们将在谜语环节中了解到的海洋生物及其特性融入画纸。“我想画会发光的水母!”一个小朋友在画纸中央勾勒出伞状水母,用荧光笔点缀触须上的光点,并解释:“水母的毒刺是它的防身武器,得画成闪电形状才厉害!”在支教队员指导下,孩子们用渐变色渲染海水层次,用不同颜色的水笔勾画海龟背甲的纹路,为每个动物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在轻松而专注的氛围中,一幅幅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画面跃然纸上,孩子们兴奋的分享着自己的作品。

本次海洋绘画课的成功实践,是江西农业大学爱润童心支教队在水口乡扎实推进美育帮扶的一个缩影。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号召,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着力弥补乡村儿童在美育和实践能力发展方面的短板。展望未来,江西农业大学爱润童心支教队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深耕乡村美育沃土,引导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自然万物之美、探究生命规律之奇。通过持之以恒的画笔挥洒与色彩碰撞,致力于唤醒乡村儿童对生命之美的敏锐感知力,塑造其健全的审美心理与丰富的创造力,同时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筑牢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意识根基。支教队成员们将用艺术的力量,持续为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注入富有生机与温度的教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