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光——让红色基因在乡土大地上焕发新彩
为推进红色教育深入乡土大地,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内涵,近日,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青春领航,薪火逐光”学习教育团走进抚州市南城县新丰镇,通过诗歌朗诵、视频创作、老党员访谈及代际影视共学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乡土大地上焕发新活力。
“那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读着抗战英雄的故事,我为那些英雄的事迹而感动着、震撼着……”在村头民俗舞台上,团队成员们深情朗诵诗歌《不朽》,赋予红色诗歌新的时代活力,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团队制作的转场视频同样触动人心: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时的凛冽风沙、陈延年戴镣行刑时的坚毅背影……历史画面与诗歌朗诵交织,大家面露凝重,静静地站着观看。这份触动,如同种子,在乡村的土地上悄然种下,生根发芽。

在走访老党员过程中,团队收集到4份珍贵的口述史。这些老党员大多在20岁青春年华时开始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几十年的党龄,映射出老一辈党员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征兵入伍,以戎装扛起使命担当;有的不畏艰险,一心带领村民致富建设家乡。一位70岁老党员向围坐的团队成员讲述着入党初心和故事:“我们时刻保持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初心,无论什么困难,只要团结一心,咬咬牙都能克服。”“那您对我们当今青年大学生们有什么期望呢?”团队成员问道。老党员振臂诉说:“你们年轻人有大好青春,要肯吃苦、肯奋斗,时刻想着为党和人民服务,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牢记这一点。”在场团队成员备受鼓舞,频频点头会意。


在“童心港湾”,团队成员带领留守儿童们学习手势舞《红星闪闪》。孩子们学得认真,小手跟着节奏上下翻飞,学会后兴奋地给爷爷奶奶们展示成果,那稚嫩却认真的模样,引得老人们阵阵欢笑。随后,大家一同沉浸在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光影世界里。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团队组织起“红色歌曲接龙”,团队成员率先深情唱响《映山红》,村民们用夹杂着质朴方言的话语接唱《十送红军》,最后全员齐声合唱经典红歌。歌声悠扬,代际间的情感在旋律中交融,红色基因在老少心中绵延赓续。


在建党104周年的历史坐标上,这场扎根乡村的红色教育实践,正是新时代青年对“三下乡”精神的生动诠释。正如实践团成员在实践日记中所写:“我们把红色基因的种子播撒在新丰的大地上和童心中,在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青春与信仰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供稿:李欢 拍摄: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