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传馨筑乡魂 青春志绘振兴卷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星火传馨,心聆共鸣”社会实践队怀揣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手工美育、红色宣讲、仪式教育、农耕实践为载体,构建“四位一体”实践体系,在乡村热土上深耕文化传承与教育赋能,以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社会实践的奋进篇章。
指尖传艺 童心绘梦:美育浸润点亮乡村童梦
实践队以艺术为桥梁,搭建起乡村儿童美育实践平台。在毛球手工课堂中,队员们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引导孩子们运用色彩搭配与空间造型技巧,将毛线编织成象征革命精神的五星、火炬等立体造型。红色插画创作环节,孩子们以稚嫩笔触描绘革命历史场景,通过绘制“八一起义”“长征征途”等主题画作,将抽象的红色文化转化为具象的视觉符号。课堂采用“理论讲解+示范创作+个性化指导”的教学模式,既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又在艺术创作中厚植红色基因,实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薪火相传 声入人心:红色宣讲筑牢信仰根基
实践队精心策划“红色精神宣讲工程”,通过立体化传播矩阵推动红色文化扎根乡村。宣讲活动以“故事讲述+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的创新形式展开,实践队以“红色故事宣讲”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宣讲让红色精神扎根乡村。队员们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围绕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精神,以及井冈山革命斗争等历史事迹,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情节,将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故事。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宣讲模式,有效激活了红色文化的时代生命力,推动红色精神在乡村大地薪火相传。

旗映朝阳 礼赞山河:仪式教育涵养家国情怀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操场,实践队组织的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激昂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操场冉冉升起,全体师生与村民代表庄严肃立,行注目礼、唱国歌,共同见证这一神圣时刻。整齐的队列、嘹亮的歌声,凝聚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于敬意。仪式结束后,实践队组织“红歌合唱”“爱国主题朗诵”等活动,让参与者在仪式体验中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这场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以无声而有力的方式,将爱国情怀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躬耕陇亩 知行合一:农耕实践淬炼劳动品格
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劳动育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当地农户的指导下,队员们系统学习玉米种植、采收知识,掌握掰玉米的技术要领,亲身参与从采摘到搬运的完整农事流程。劳作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农耕生产的艰辛,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次农耕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在汗水中锤炼了意志品质,更培养了他们“知农爱农”的情怀,实现了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鲜活范例。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星火传馨,心聆共鸣”社会实践队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创新实践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乡村教育、文化传承、劳动育人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实践队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城乡融合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绚丽绽放。
通讯员:曹欣怡
图源:欧阳喻冉 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