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课堂,文化星火点亮童心
赣南大地,暑意正浓。赣南师范大学“青衿传普韵,新语沁赣南”春蕾推普实践团深入赣南乡村,今日正式开启首日教学活动。实践队员以精心设计的“开学第一课”为起点,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种子,一场融合历史深度与情感温度的文化传承之旅拉开帷幕。
开学第一课:相识与责任启新篇
清晨的课堂洋溢着期待。实践队员以生动活泼的自我介绍拉近了与乡村孩子们的距离,真诚的笑容迅速消融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随后的班委竞选环节成为课堂首个亮点。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观望,到勇敢走上讲台表达服务意愿,稚嫩而坚定的宣言展现了小小主人翁的责任担当。竞选过程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树立起服务集体的意识,为后续课堂互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耕文化沃土:国旗尊严与文明瑰宝
课堂内容紧扣爱国教育与文化传承核心。在“国旗的故事”环节,队员深情讲述了五星红旗诞生的历史经纬,详解了五颗金星象征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的深刻内涵。他们引导孩子们思考国旗飘扬的庄严时刻——从校园晨会到国际赛场,从边关哨所到浩瀚太空,并共同探讨了守护国旗尊严的日常行为规范,将爱国情怀具象为具体行动。
紧随其后,实践团巧妙借助热播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引发的国民情感共鸣,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宝课堂”。队员们以剧中流落海外的文物为切入点,讲述了国宝承载的璀璨中华文明、颠沛流离的近代史殇以及当前文物追索的艰辛历程。通过珍贵影像与生动叙述,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守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激发起对中华文明的珍视之情。
下午的课程聚焦“我们的节日”。队员们以春节的团圆喜庆、端午的爱国情怀、中秋的思乡明月为主题,通过故事讲述、风俗演示和互动问答,带领孩子们穿梭于传统节日的时间长河。课堂不仅重温了节日习俗,更深入挖掘了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使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焕发时代光彩。

童心映照课堂:热情与成长的交响
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中高潮迭起。讲解国旗含义时,孩子们踊跃抢答,眼中闪烁着对祖国认知的渴望;讨论流失文物,一张张小脸写满凝重与关切;讲述节日故事,欢声笑语又充满课堂。然而成长亦伴随微澜,当教师未能及时注意到后排举手的学生时,有孩子失落地趴倒在课桌上。这细微瞬间也被实践队员敏锐捕捉,成为优化课堂互动、关注个体感受的宝贵一课。

从庄严的国旗到远方的国宝,从悠久的节庆到童真的笑脸,赣南师范大学实践团的首日课堂,成功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桥梁。他们以专业学识为根基,以赤子情怀为纽带,在赣南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热爱祖国、珍视传统的文明星火。实践队员将青春誓言写在赣南老区的课堂里,为赓续中华文脉贡献着坚实而温暖的青春力量。
(王广福 敖礼君 余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