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助力乡村畜牧振兴
科技助农,青春有为,7月6日,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红韵筑梦张公”社会实践队深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畜牧养殖一线,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在乡野沃土以青春笔触,书写新时代动科学子强农兴农的奋斗答卷。
初探智慧养禽体系,绘制农村养禽蓝图
实践队员走进鸡群养殖场,实地查看了鸡舍的环境和设施设备,通过与养殖农户深入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了农村散养鸡和圈养鸡的大致情况和区别,散养鸡规模大,养殖密度小,但管理困难,而圈养鸡规模较小,但是养殖密度过大,易出现疾病感染。新城村支书章五毛向实践队员讲解了鸡舍内疫病防治知识,队员们围绕常见的鸡呼吸道疾病,与养殖户探讨预防措施,并学习基础治疗方法,掌握针剂注射和药剂投喂的基本操作。带着问题去实践,方得真知。问题是实践的“锚”,让探究有方向、观察有焦点。如队员们带着养殖、防疫之问入鸡场,在观察、交流、实操中解惑,让认知在循环中深化,沉淀出务实智慧。


深研科学养牛技术,互启产业提质巧思
实践队深入牛场,仔细观察牛群状态和饲料原料,围绕养殖生产实际与市场需求,针对目前生产难题,与养殖户展开交流。在饲料配比问题上,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向养殖户详细分享了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及搭配建议。养殖户也打开了话匣子,热情分享起自己在饲料种植与日常喂养中的实操经验——比如牛群主要食用的牧草,不仅在当地有大面积种植,且品种优良,天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牛的生长大有裨益。

在疫病防控方面,队员聚焦养殖户关注的口蹄疫防治,介绍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和传播途径,章书记表示“这种五号病致死率极高,是当地牛群养殖的巨大阻碍,以目前治疗设施而言无法对其进行根治,只能对其进行预防”。据了解当地养殖户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养殖标准,从饲料投喂,日常巡场,到疫病防控,事无巨细,全方位为牛群的生长繁育保驾护航,同时也强调日常消毒、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田间地头,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掌握实用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有巨大帮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乡村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与作为。实践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中发现的技术难题为导向,深入学习饲料营养配比、疫病防控新技术等专业知识,不断夯实专业本领,在服务“三农”中锤炼本领,为乡村产业发展积蓄更强劲的知识动能。(宋喻辉 应润欣 杨杰 付卓晨 杨杰 邓雅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