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印记,感悟使命担当——走进永修县萧克将军展示馆
#暑期“三下乡”# #赣鄱大地书写青春#
7月12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沃土耕耘金穗满,山水织画金银梦”社会实践队,踏入永修县萧克将军展示馆,在历史的回溯中,探寻萧克将军的光辉生平,感悟将军与云山的深厚情缘,洞察云居山集团的当代发展,让红色精神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

一、踏入展示馆:触摸将军生平轨迹
萧克将军展示馆,坐落于云居山脚下,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实践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展示馆,一幅承载着热血与担当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详实史料、生动图片,勾勒出萧克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早年投身革命,在烽火中淬炼成长,到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将军的每一段经历,都彰显着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勇气。透过一件件展品,队员们仿佛能看到将军戎马倥偬的身影,听到历史传来的激昂回响。“萧克将军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拼搏的一生,他的信仰与担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

二、深厚情缘:萧克与云山的不解之缘
1934年2月下旬,时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的萧克率领红三师在云山及其周边地区多次与敌军周旋战斗,并在云山北麓的一个村子驻扎露宿过两夜。1960年4月,正当困难时期,萧克将军以农垦部副部长的身份来云山垦殖场视察。1970年,萧克将军被下放云山'五七'干校,在简陋的牛棚里种菜、做木工、打草鞋。多次在云山的经历让他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情谊,三次登顶云山高呼'我来了',将这片土地视为第二故乡。
云山的山水之间,都留下了将军的足迹与故事,见证着一段段难忘的历史过往。 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山水灵韵,以及当地群众的质朴与坚韧,都在将军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他关注着云山的发展,无论是在艰难岁月里对这片土地的牵挂,还是在后续时光中对其建设的默默支持,都让将军与云山的联系愈发紧密。 讲解员讲述着将军与云山的点滴故事,从将军在云山的考察调研,到对当地发展的建议与期望,队员们听得入神。
三、聚焦当下:云居山集团的当代发展之路
在深入了解萧克将军的故事后,实践队的目光聚焦于云居山集团的当代发展。居山集团在发展中,传承了萧克将军等先辈的奋斗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云居山集团,在时代浪潮中,传承红色精神,探索发展新篇,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云居山集团立足永修县的资源禀赋,在农业、文旅等领域深耕细作。在农业发展上,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从优质水稻种植到特色果蔬培育,从传统养殖到生态养殖转型,一步步夯实农业根基,助力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云居山集团依托当地的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项目。整合云山的山水生态、萧克将军展示馆等红色景点,开发红色研学旅行、生态休闲旅游等产品,吸引各方游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让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

四、感悟与行动:让红色精神赋能青春实践
参观萧克将军展示馆、了解云居山集团发展的过程,是实践队成员们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汲取发展智慧的过程。实践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参观调研为契机,深入梳理萧克将军红色精神的内涵,挖掘其与云居山集团发展、乡村振兴的契合点。同时,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为云居山集团及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诸如品牌塑造、市场拓展、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建议,助力红色精神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事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