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既远也近
远方,既远也近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望,就是对远方的向往。也有人这样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由此可见,远方不只是一种地理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对理想的向往。
孩提时代,我们对远方充满憧憬,认为远方肯定美丽灿烂。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懵懂少年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因而开启了对远方的奔赴。但远方因其遥远而不可及,可能穷其一生难以到达。这是由于随着年岁渐长,远方目的地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当我们到达一个站点之后,发现这个站点虽然已经抵达,但马上发现远方还有更远的世界更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寻,随即又选定了新的站点,开启了下一个奔赴山海的征程,因此,远方就是一个彼岸接着一个彼岸,不断往前延伸,永远没有尽头,你说他不遥远吗?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远方,不论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它都很遥远,否则,就称不上远方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便构成每个人的远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就是人生大海里的灯塔,它不仅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也是每个人人生追寻的目标,就如竖立在山峰之颠的桅杆,乍一看上去并不遥远,触手可及,事实却是当我们登上一个山峰之后,发现它又在前面不远的另一座山峰之上,我们不断攀登,它一直都在前方。这也许就是远方很遥远的缘由吧?记得小时候读书时,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那时候,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都为自己长大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偷偷在心里画了个像,远大一点的想法比如有的长大了想当画家,有的长大了想当军事家,有的长大了要成为科学家等等。当然,也有人说想当一名厨师,做自己心仪的美食;有人想做一名警察,将来可以惩恶扬善等等一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想法。可以说,这些梦想,就是我们的远方。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人的远方确实很远大的,可以说很有抱负的。这样也确实难能可贵,因为目标远大方能苦其心磨其志,才能激发出其内心的斗志,挖掘出一个人创新创造的潜力,破解更多工作生活领域的密码,甚至能凝聚力量打破社会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记得我们在读小学时,曾经读过讲述少年时代的周公在十二三岁时就发出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的课文。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多么远大却又会被认为前方充满荆棘坎坷的目标。但周公铿锵有力的话语,却博得了当时该校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啊,少年周公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当以此为目标。事实也证明,周总理历经艰难险恶、千辛万苦,做到了为实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躹躬尽瘁。当然,在向远方奔赴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尽管竭尽全力,甚至是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始终在路上而没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我想这也是前进道路上另一种风景,同样值得我们去欣赏并歌颂的。
当然,有很远大抱负的远方,同样也有充满烟火气的、饱含着浓浓的泥土气息的远方。我认为,生活中很多的远方就在我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的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因而,有时候我们的远方更多需要脚踏实地地盯住这七件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聚少成多,积沙成塔,就必然也能汇聚成奔向远方山海的洪流。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因为在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是平凡的个体,都在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只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默默耕耘着自己的生活。比如街头巷尾的清洁工,他们每天早早起身,清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我们营造了整洁的环境;又如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土地,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然而,他们的工作虽很平凡但不可或缺,他们的付出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引人瞩目,却构成了社会运转的基石。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有时候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多人从事的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仅仅是为了解决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所需而已。就是在这平凡的路上,大家依然可以怀揣梦想,追逐属于自己的星光。一个平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知识的火种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便是一种不凡;一位普通的工匠,精心雕琢手中的作品,力求做到极致,这也是一种不凡。他们或许没有声名远扬,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们是自己的英雄。我想,这就是他们的远方,是那么的近,散落在我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
怀揣着梦想,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应有之义。诗和远方,是我们每个人梦想中的神往之地。不论远近,它就在我们的前方。我们唯有默默前行,逐梦路上的风景必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