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补拍留光影 自然人文共入镜
红色细节再捕捉 历史记忆更鲜活
清晨的阳光透过将军馆的雕花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赣鄱红韵薪火团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场馆,带着前一天整理出的素材清单,开启了红色细节补拍工作。相较于首次拍摄的全景记录,此次补拍更注重“以小见大”,试图通过文物的微观视角,挖掘背后深藏的革命故事。
将军馆内,将帅名录展区是此次补拍的重点区域之一。这里整齐排列着上将、中将、少将的名录与事迹介绍,志愿者们的镜头聚焦于那些承载着荣誉与历史的文字和图片。拍摄组的志愿者们提前做足了功课,手中的清单详细标注着需要重点捕捉的内容:“肖华上将事迹介绍中的关键战役描述”“陈奇涵上将肖像照片的细节”“少将名录中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记载”……为了清晰呈现这些重要信息,他们仔细调整相机角度和光线。志愿者小李一边拍摄肖华上将的事迹展牌,一边向记录员介绍:“肖华上将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在长征等诸多历史事件中有着重要贡献,我们要拍好这些内容,让观众能更深入了解他的传奇一生。”对于陈奇涵上将的展区,志愿者们更是格外用心,着重拍摄了他曾经使用过的文具,通过这些物品展现他工作时的状态。

连廊区域也是此次补拍的亮点所在。连廊里矗立着4-5个雕像和画作,每一座雕像、每一幅画都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志愿者们架起滑轨,让相机缓缓掠过这些雕像和画作。镜头先是对准一尊红军指挥员的雕像,雕像坚毅的眼神、紧握的拳头,无不展现出当时革命者的坚定信念,镜头在此停留3秒;接着缓缓移向旁边的一幅描绘战斗场景的画作,画中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画面栩栩如生。志愿者们还特意捕捉雕像底座上的文字介绍和画作旁的历史背景说明,配合后期将加入的相关历史解说音频,营造沉浸式的历史氛围。“这些雕像和画作是历史的浓缩,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用心记录,”团队摄影师小林解释道,“比如这座雕像的衣角褶皱,都经过精心设计,体现了当时的着装特点和人物状态。”

在海军福建基地陈列区,志愿者们被这里的展品所吸引。展区内展示着许多与海军福建基地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志愿者们用微距镜头拍摄着一艘军舰模型的细节,模型上的每一个部件都清晰可见,仿佛能让人看到它在海上驰骋的英姿。而展区内的大屏正播放着长征组歌,志愿者们立刻调整设备,将大屏纳入镜头。他们先拍摄了大屏播放长征组歌的整体画面,随后聚焦于屏幕上的歌词和画面细节,还记录下长征组歌的宣传视频和相关内容介绍。“长征组歌展现了长征的伟大历程,与海军福建基地的历史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小王说道,“我们要把这些都拍下来,让观众能感受到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

安全宣传入画境 山河风光展新颜
午后的阳光变得热烈,志愿者们转赴滨江公园,开启当天的第二项任务。这里既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夏季防溺水宣传的关键阵地。团队计划将安全警示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用更生动的方式传递防溺水知识。

刚进公园,志愿者们就被沿岸的宣传设施吸引。“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标语牌立在柳树下,“六不准”宣传画贴在亲水平台的栏杆上,与周围的碧水绿树形成独特的画面。志愿者们兵分两组,一组用广角镜头拍摄“标语+景观”的融合画面:蓝天下的红色警示牌、波光中的安全提示语、树荫里的防溺水海报,让严肃的警示信息融入自然场景。“这样拍出来的素材,后期做成宣传图时不会显得生硬,大家更愿意看。”负责策划的小王说。

另一组志愿者专注于“防溺水宣传进景观”的拍摄。他们在公园内找到了标志性景观——浮桥。这座浮桥横跨清澈的河水,两侧是随风摇曳的柳树。两名队员站在岸边,镜头从侧面拍摄,使浮桥、河水和柳树形成和谐的画面。河水缓缓流淌,发出轻柔的潺潺声,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志愿者小周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安全与美景共存’的理念,提醒大家在享受自然美景时,不忘保护自身安全,志愿者小周一边指导队友拍摄角度,一边细心调整灯光,确保画面色彩饱满,细节清晰。

在捕捉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更是化身为尽职尽责的“生态记录者”。沿着滨江步道,他们用镜头记录下兴国县的生态之美:清澈的湖水宛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天空的湛蓝和白云的洁白。远处的景象更是令人心旷神怡,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高楼大厦与郁郁葱葱的绿树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自然与城市建筑和谐共生的惬意画卷。此时,志愿者小余站在一座横跨湖面的桥上,专注地调整着相机的角度,镜头紧紧追随着眼前的美景。他心中默念着:“昨天听当地人说,这几年县里一直在治理河道,才有了现在的景色,我们要把这些拍下来,让更多人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拍摄间隙,志愿者们还与正在公园散步的市民互动。看到有人在河边钓鱼,便上前提醒注意安全距离;遇到带孩子的家长,就发放防溺水手册。市民陈阿姨笑着说:“你们拍这些宣传照挺好的,又好看又有用,比单纯贴标语强多了。”
傍晚时分,夕阳为江面镀上一层金箔,志愿者们结束了一天的拍摄。清点素材时发现,共收获防溺水宣传相关画面53张、自然风光视频24段,其中“红旗映碧水”“标语立青山”等创意镜头得到了公园管理处的认可,对方表示愿意将这些素材用于公园的安全宣传栏。

从将军馆的历史细节到滨江畔的自然人文,这一天的实践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无论是红色记忆的传承,还是安全知识的传播,都需要用“心”捕捉细节、用“情”连接受众。正如团队成员在日记中所写:“镜头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沟通的桥梁,我们要让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带着温度,传递力量。”

作者:杨娜 曾涛 廖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