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花和尚的幻灭及其他
文/南昌熊明
时光如白驹过隙,七月份就过完了。
蓦然回首,七月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诸如名人的过世,花和尚的幻灭,董事长的跳楼······一桩桩,一件件,都如石破天惊,山呼海啸,引发吃瓜群众狂欢。
这所有的一切,我都不关注,名人也罢,董事长也罢,花和尚的梦幻泡影也罢,都不过是“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已。据说,吃瓜群众的记忆如金鱼,也只有三秒,热闹过后,谁还记得昨日的热点?更何况,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关注热搜,打嘴炮,过嘴瘾,那无异于夸父追日,把自己宝贵的光阴消耗在无穷无尽的无聊的俗务当中,实在不值当。有朋友很惊讶,问我为何不蹭个热度,写一些花和尚,我一言以蔽之:不昧因果!

当然,我更关注的是我自身的修行精进,每日除了为开门七件事奔走,便是读书、临帖,写作。偶尔会见几个好友,也是书法中人,共谈书法之道,同享艺术之乐。书法,只是生活中的日常余事,陶冶人生情操,感太极之变——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虚灵顶劲,不顶不丢。除此之外的闲事,实在不值得一谈。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七月最后一日,我奔到红谷滩地标性建筑——两根大烟囱的某楼层,去会见一位老友。这是我第四次进入这幢造型奇怪的建筑。第一回是前些年参加采风团的采风活动,登上了303最顶层,本以为可以鸟瞰一江两岸,结果那天却大雾弥漫,看了个寂寞,奈何不得。
后来去过两次,一次是到某楼层办事,一次是某楼层喝酒。今日再去,却又不记得登楼细则了。好在大烟囱物管分工很细,考虑周到,专门设有一个吧台,负责接受来访客人的问询和导览,坐电梯到32楼转电梯再到我要去的那更高的楼层。虽然有点麻烦,但导览员服务热情,指引详细,令人舒畅。大烟囱,303,物业值得点赞。

老友在大烟囱里办公。他雄踞云端,投身商业,闪展腾挪,屡败屡战,虽内卷严重,却始终不曾放弃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业余时间,挥毫临帖,心无旁骛。他除了会晤领悟他上师书法精髓之外,醉心于右任的标准草书,颇有所得,可喜可贺。
好友留我吃昼饭,我却不肯,亦不忍心。他的百折不挠之情怀,坚忍不拔之意志,上下求索之精神,已远远胜过玉液琼浆山珍海味。待他东山再起飞黄腾达之时,我自当与他痛饮三杯。

再有几个钟头,又将掀开新的一月。芸芸众生,饮食男女,都是无数平凡而渺小的存在,大家八月份的收入会比七月份好吗?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昔年,大作家郁达夫先生直击灵魂振聋发聩的感叹,依旧在耳畔回荡。八九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许多人仍旧在活着与死亡的两难抉择中苦苦挣扎,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般田地?





南昌风尚志:理性 冷静 有温度 有锐度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独立文化观察家。书法研究者。书画有禅味,文章有机锋。一支金笔,风云入怀。各界精英,尽在毫端。用爱心拥抱生活,用书法抚慰人心。从事评论、禅意书法、回忆录、专访等*
寻求真实,解析人生!熊明书法潇散圆融、静穆自然,得八大神髓、有弘一意韵!被誉为“禅意书法”。以文会友,广结善缘。

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
我写人物,摒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有故事的朋友,如果您也想向南昌熊明老师倾诉,不妨私信南昌熊明老师,南昌熊明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倾听。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