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乐以琴:壮志凌云,书热血卫国赤子心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穿越历史的硝烟,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前仆后继的牺牲,谱写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当我们重新回首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有这样一位英烈,他以蓝天为战场,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他就是被称为“空中赵子龙”的抗日英雄——乐以琴。
忠诚铸魂,浸润爱国之情。1914年,乐以琴诞生于四川芦山一个注重家风传承的家庭。自幼聆听《岳飞传》等爱国故事的他,心中早已埋下精忠报国的种子。“忠”字当头的家训,不断滋养着那颗爱国之心,让他深知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即便是在中国空军力量极度匮乏的状况下,面对数十架敌机的疯狂进攻,乐以琴毫无惧色,毅然驾驶战机起飞与敌机拼死鏖战,直至战机被击落。年仅23的他,用生命践行了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乐以琴先烈用鲜血浇灌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忠诚之魂,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到民族复兴的壮阔洪流,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永葆忠诚底色、爱国之情。
弃笔从戎,笃行报国之志。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撕碎了国土的宁静,一・二八事变的硝烟更让年轻的乐以琴痛心疾首。正在齐鲁大学求学的他,毅然放下书本,选择弃笔从戎。1933年,他考入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踏上了一条用生命守护祖国领空的道路。求学期间,他刻苦钻研飞行技术,心中始终回荡着那句誓言:“我决以鲜血洒出一道长城,放在祖国江南的天野!”淞沪会战打响,他驾驶着2204号战机一举击落4架敌机,狠狠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并荣获“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等美誉,用行动笃行报国之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乐以琴先烈胸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捐资助学,赓续兴国之行。乐以琴牺牲后,他的家人化悲痛为力量,将国民政府发放的抚恤金和部分家产捐出,创办了芦山首所现代中学——私立伯英中学,以“忠勇报国”为校训。这所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将乐以琴用生命践行的爱国精神植入一代代学子心中。2025年乐家后人专程赶赴学校,成立“乐以琴奖教基金”,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的发展,这既是对先辈办学初心的呼应,更是将家族精神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汲取乐以琴先烈及其后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力量。要勇担时代重任,跑好历史接力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郭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