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故事》画展在南昌美术馆开幕
文/南昌熊明

八月一日,一个伟大的光荣的节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南昌美术馆以一场盛大的画展致敬峥嵘岁月,礼赞英雄之城——《军人的故事 庆祝八一建军98周年 英雄城美术名家提名展》八月一日下午在南昌美术馆举行开幕式。

开幕式简短而热烈,诸位相关领导致辞后,领导与美术家以及各界群众一同观展,同享艺术盛宴。
耄耋之年的老画家金晨先生在他的画作《第一枪》前讲述了创作经过。画面主题人物突出,描绘了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下达命令打响八一起义第一枪的历史瞬间。

在画展现场,我巧遇了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油画家刘星雄先生,他有两幅油画巨幅作品参展。分别是《反围剿扩红·八子参军》《四渡赤水前的挫折·激战青杠坡》。两幅油画创作耗时四个多月,高度是2米1,寓意党的成立是1921年。长3米4,寓意红军长征为1934年。
刘星雄先生说:“作为画家,你要去画画,就要画历史的东西,画到它骨子里面的一些故事,这种画才有它的历史价值。才有意义。”
有意思的是,现场观展人群中一位先生夸赞刘星雄先生说:“哪个的画好,大家评。像你文道(刘星雄)大师我就作兴你!一十五年如一日都是创作两米多高的大画,谁能画呀!看到画就震撼啊!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师!”

《反围剿扩红·八子参军》,画面人物众多,各具情态,色彩明丽,表现了苏区群众踊跃报名当红军的热烈场景。油画作品背后的真实事件,发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坝,一位叫杨荣显的老人把自己的八个儿子送去参军,自己临终前想见儿子一面,可儿子们却全部牺牲在了战场上。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前仆后继、壮烈牺牲的事迹是瑞金人民倾尽所有、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
《四渡赤水前的挫折·激战青杠坡》表现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

因敌军援兵来袭,红军战士们寡不敌众。在此紧急关头,干部团临危受命,率领部下投入激烈的肉搏战中,缓和了对红军极为不利的局势,揭开了四渡赤水的伟大序幕。
江西省委讲师团原团长、省委宣传部原巡视员、教授李江源先生边观看刘星雄先生的油画巨作,边讲解画作所蕴含的历史背景,高度赞扬了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油画家刘星雄先生深挖历史,再现历史的辛劳付出。把历史事件用油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了,非常有意义。
李江源先生强调,八子参军这个故事,不光是要让我们江西人民知道,应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江西当年在红军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八子参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油画作品意义非常深远,非常有意义。

在《四渡赤水前的挫折·激战青杠坡》巨幅油画前,李江源先生说:“两万五千里长征,平均每走一公里,就牺牲了我们三名江西籍的红军战士。江西人民对中国革命对长征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青杠坡,我曾经去看过。一个山头全是烈士墓碑,非常悲壮。在这么小的范围里面,把这个青杠坡战斗的惨烈场景,用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江西省委讲师团原团长、省委宣传部原巡视员、教授李江源先生(左)、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油画家刘星雄先生(右)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幸福万年长。本次展览共展出了98幅军旅主题作品,画展以彰显艺术魅力,弘扬英雄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唱响英雄城主旋律为主旨,展现了美术家们对军人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艺术表达。
广大市民朋友们,有空不妨去建德观南昌美术馆观展。

















南昌风尚志:理性 冷静 有温度 有锐度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独立文化观察家。书法研究者。书画有禅味,文章有机锋。一支金笔,风云入怀。各界精英,尽在毫端。用爱心拥抱生活,用书法抚慰人心。从事评论、禅意书法、回忆录、专访等*
寻求真实,解析人生!熊明书法潇散圆融、静穆自然,得八大神髓、有弘一意韵!被誉为“禅意书法”。以文会友,广结善缘。

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
我写人物,摒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有故事的朋友,如果您也想向南昌熊明老师倾诉,不妨私信南昌熊明老师,南昌熊明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倾听。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