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踪探史迹 ,二苏红井忆峥嵘

2025-08-02 21:38 阅读
扎克思麻

化学与材料学院“青春践行,筑梦乡村”基层服务践行团于7月6日赴二苏大和红井旧址开展 “溯源红井鱼水情,共鉴二苏大振兴路”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寻访瑞金红井和二苏大旧址,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沃土中汲取精神养分,锤炼政治品格,筑牢信仰之基。

活动前,团队精心组织专题学习会,系统梳理了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度解析“红井精神”的时代价值,构筑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框架。

在庄严肃穆的二苏大旧址,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央革命博物馆,展柜中褪色的革命文献、斑驳的弹药箱阵列、古旧的煤油灯等红色文物,无言述说着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特别是在战时防空洞遗址,队员们躬身穿越阴暗悠长的甬道,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气息,指尖触及经年累月形成的苔痕,循着锈迹斑驳的煤油灯的灯光指引,深切感知革命者在阴暗潮湿环境中矢志坚守的精神伟力。重返地面之际,朝阳穿透了历史的烟云,队员们对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为具象化的认知。

红井旧址核心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沙洲坝红井旁的石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井后口青苔覆裹的历史纹路,将队员们的思绪牵引入当年军民间“铜锣一响,井沿四方”的鱼水情深。这眼浸润着党群深情的甘泉,不仅滋养了一方百姓,更铸就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鲜活见证。活动最后,全体成员在毛主席故居前庄严宣誓,铿锵的入团誓词与红井清波交相应和,激荡起当代青年的使命回响。

这场脚沾泥土、身浸汗水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红色基因不是历史标本,而是流淌在乡村振兴中的热血”,同时促使理想信念深深扎根于大家心间,构建起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认知桥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