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作家协会开展采摘主题文学采风活动

2025-08-05 22:53 阅读
新点观察

    盛夏炎炎,瓜果飘香。8月5日,永新县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走进象形乡“贝加尔河”农业基地,开展以采摘为主题的文学采风活动。时值红心猕猴桃成熟季,会员们深入果园体验采摘乐趣,用笔触记录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聆听农人丰收的喜悦故事。

   基地里,成片的猕猴桃藤架郁郁葱葱,绿叶间缀满沉甸甸的果实,犹如一个个小灯笼,在阳光下格外喜人。技术员随手摘下一颗,轻轻掰开,露出鲜嫩的果肉:“我们的红心猕猴桃糖度高、果香浓,今年市场价每斤能卖到15元以上。”  

   采摘现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分拣、装箱,欢声笑语不断。脱贫户马友云一边麻利地修剪果蒂,一边说道:“以前在外打工,家里老小都顾不上。现在在家门口就业,务工时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基地负责人危云云表示,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带动16户村民参与种植、管护和采收,户均年增收超过16000余元。  

    “为什么这里的猕猴桃格外香甜?”面对采风会员的疑问,技术员指向远处的山峦:“我们坚持生态种植,用山泉水灌溉,施有机肥。”说着,他蹲下身子拨开土层,黝黑的泥土里蚯蚓蠕动,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老农贺伯笑着说:“果子好不好,泥土最知道。生态好了,味道自然纯正。”  

    夕阳西下,采风会员们与刚收工的村民围坐在果园果棚架下,听村老支书贺高明讲述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亩试验田,到现在上百亩的标准化果园,我们一步步摸索,终于让这片土地结出了‘金果子’。”县作协秘书长龙抗病感慨道:“一颗猕猴桃,不仅甜了消费者的舌尖,更富了农民的口袋,这就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写照。”  

    据悉,近年来,永新县象形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超300亩,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黄金产业”。随着电商销售、观光采摘等新业态的兴起,这颗小小的红心猕猴桃,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刘平华)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