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子赴樟树:科技助农显担当,红色足迹印初心
作为樟树市核心产业资源的 “三子一壳” 道地药材,其技术升级与品牌化发展,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与中医药振兴战略,2025年8月4日至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绿甲红芯”社会实践团队的5名成员,前往有着“中国药都”之称的江西省樟树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汗水浸润药田 科技助力增收
8月4日清晨,暑气渐升。队员们身着红马甲,早早来到樟树市双金园艺场吴茱萸采摘地。
眼前,成片的吴茱萸树挂满了青绿色的果实。“现在正是采收的好时节,最近天气晴朗,农户们争先恐后的进行采收。”江西省双金园艺场柑橘试验站站长徐云龙一边示范采摘手法,一边向队员们介绍。烈日当空,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指尖也被枝叶划出浅浅的红痕。团队成员麻利地将果实装入袋中,感慨道:“亲身体验才真切感受到药农‘粒粒皆辛苦’的不易。看到麻袋渐渐隆起,心里也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药农张大爷看着这群忙碌的年轻人,笑着说:“大学生能来帮忙,还懂技术,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随后,团队转战樟树市山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向闻讯赶来的药农们发放团队精心准备的《红旅助农技术手册》,手册重点针对当地主产的“三子一壳”的生产种植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队员们分组与药农进行深入交流,开展问卷调查。“您家主要种哪些药材?遇到的病虫害有哪些?”团队成员详细询问着药农周叔叔的种植情况,并在问卷上认真记录。周大伯坦言:“技术更新快,有时遇到新病害就抓瞎,很需要专家及时指导。你们带来的手册很及时!”
![]() |
帮助帮农户采摘吴茱萸 团队供图
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初心力量
8月4日下午,“绿甲红芯”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位于临江镇的中共清江县旧址。
斑驳的砖墙、简朴的陈设、珍贵的史料照片,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驻足凝视一件件革命文物,聆听发生在清江大地的红色故事。
![]() |
参观中共清江县旧址 团队供图
探秘药都瑰宝 坚定文化自信
8月5日上午,团队来到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中医药文化的溯源之旅。
从樟树源远流长的药帮历史,到琳琅满目的道地药材标本,再到传统中药炮制器具的展示,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为队员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大门。“原来‘樟帮’切药技术这么有名,‘白芍飞上天’的绝技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团队成员在传统炮制技艺展区前惊叹不已。
![]() |
参观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 团队供图
把脉药材市场 服务产业振兴
带着对中医药产业的浓厚兴趣,8月5日下午,团队走进樟树中药材市场。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各色药材摊位鳞次栉比,交易繁忙。队员们重点走访了经营“三子一壳”的商户。“老板,今年枳壳的行情怎么样?”团队成员一边询问,一边在市场调查表上记录商户的回答。一位收购车前子的李经理则表示:“优质、品相好的货最受欢迎,价格也高。,例如:枳壳皮青、肉厚、质坚、气味浓。”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团队初步掌握了这些特色药材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趋势、流通渠道以及药商、药农对产业发展的期盼与担忧,为形成有价值的市场调研报告积累了关键素材。
![]() |
樟树中药材市场走访商户调研 团队供图
短短两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在返程的车上,队员们乐此不疲地讨论着调研的发现和感悟。“这次实践真正让我们走出了象牙塔,双脚踩在泥土里,眼睛看着真问题,心里想着真办法。”团队成员说道。
“绿甲红芯”团队将系统整理这两天的图文资料与数据,撰写详实的调研报告,聚焦“三子一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提出科学化种植推广、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力求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樟树中医药产业振兴、助力药农增收致富的实际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作者:彭新林 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