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南昌大士院的路与梦

2024-01-17 06:01 阅读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随着哈尔滨火爆“出圈”

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出手

花式“上分”

我们将关注的目光

又一次投向江西

滕王阁景区将启动北扩

大士院将提升改造

胜利路步行街、榕门路等地段

将迎来新变化

……

新年伊始

关于老城区的种种消息不断传来

引人关注

令人期待

1月14日上午,周末的南昌大士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1年前,这里只是一处普通的居民区,如今已成为“网红”小吃街。伴随外地游客络绎不绝的脚步,大士院的烟火气不断腾,也即将迎来蜕变。

根据南昌市东湖区委区政府的规划,大士院半步街即将启动改造,半步街入口拟设置一对牌楼,一方面与滕王阁景区相呼应,另一方面展现历史文脉传承的魅力。从“老住宅区”向“历史文化街区”转变,南昌大士院会成为老城区焕发新生机的又一样板吗?

“网红”大士院的烟火气

 

说起大士院,很多南昌人并不陌生,但它成为众多外地游客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还是近一年的事。

1月14日上午,南昌大士院街与半步街交叉路口,一家小店门口,顾客排起了长队。这家远近闻名的“老南昌白糖糕”,成为大士院很有名的小吃。一元一个白糖糕,两元一袋豆浆,白糖糕软糯香甜,豆浆香浓可口。排队的顾客中,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来自河南许昌学院的大四学生小于与同学一道来南昌游玩,一大早她们就来到这家小店排队,一名同学拿着相机给大家合影留念。

大士院里,穿梭往来的老南昌人中,突然多出了一抹亮眼的色彩,从外地成群而来的年轻大学生涌入其中,有人排队打卡道地小吃,有人拿着相机记录一座城市老城住宅地的怀旧风貌。

永生早餐店老板娘郑五红,在大士院经营了18年早点生意,她表示,大士院“火”起来始于2023年4月份的时候。“以前我们这里都是街坊邻居来光顾,后来到了节假日,成群的大学生进行“特种兵式旅游”,到了节假日,生意就火了起来。”郑五红说道。

原本人群密集的老旧住宅区,变成了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街口的“美食导览图”——锦红小吃、小罗子汤店、无矾鸡蛋油条……让无数旅游和美食爱好者慕名而来。

从天津来南昌游览的大一女生薛琳静说,在网上查了南昌的游玩攻略,大士院的美食是必打卡的一站。“我和同学一路吃了白糖糕、油条包麻糍、瓦罐汤、拌粉,真的很好吃,很有特色。”薛琳静说,大士院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烟火气浓厚。“在本地居民聚集的地方吃美食,果然没选错!”

新增牌楼背后尘封的故事

 

大士院的“走红”,让这片老住宅区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2023年12月中旬,大士院街区楹联征集活动启动。据介绍,为给广大市民和游客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东湖区将打造大士院美食街区,同时向社会征集大士院街区楹联,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食街区的规划,将在美食生意最火爆的半步街两侧入口设置一对牌楼。

古朴的牌楼,将如何装进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由此,勾起了人们对大士院历史文化的追忆。

据《南昌市地名志》记载,大士院巷,在市区西部。东起胜利路,西至榕门路,长360米,宽3.1米。以前此处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清康熙年间称之为大悲院,道光年间改称大士院,巷亦名大士院。1966年与积谷仓合并为建国街。1973年复称大士院。1987年增加通名,称大士院巷。

史料记载,德胜门是南昌明代七大城门之一,又名望云门,位于今胜利路北端,城门外即今八一大桥,与大士院一街之隔。虽不像北京德胜门城楼那样仍屹立于繁华都市之中,但南昌德胜门的历史地位却不可磨灭。古时,南昌德胜门内外寺庙道观林立,供奉观音大士的大士院即是其一。

近几十年来,大士院成为南昌东湖区的住宅集中区,这里人气很旺,自然也有不少小吃得以“出圈”。

纳入滕王阁景区北延扩容

一对牌楼的修建,让人们重拾了关于大士院的历史记忆。实际上,此次大士院半步街的提升改造,与滕王阁景区北延扩容工程密不可分。

据了解,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东湖区委区政府以滕王阁景区北延扩容涉东湖区工作为立足点,统筹考虑景区商圈美食街串联、胜利路步行街提升改造,梳理出半步街、大士院、蛤蟆街,叠山路、榕门路、胜利路这一“历史文化主线”,与滕王阁景区“点线结合”,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为什么大士院要重拾历史风格?对于此次南昌市东湖区启动滕王阁景区北延扩容规划,江西省文化名家、教授梅联华也给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谈及在大士院半步街修建牌楼,他认为,大士院离滕王阁景区很近,在半步街设立牌楼,就正好无缝对接滕王阁,意味着大士院可以纳入滕王阁景区北延扩容规划中,那么大士院就应该打造更有历史底蕴的风格,尽量与滕王阁保持一致的格调。

梅联华希望,在大士院半步街的改造中,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风格。“希望能与万寿宫、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有所不同。”梅联华有个想法,打造一个“80年代”风格的主题街区。他表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滕王阁、沿江路一带的改造,不少居民就搬迁到大士院一带,由此,从那时起,大士院就发展为东湖区的大型住宅集中地。

“现在大士院的建筑,很多也是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我认为,就可以这一风格主题,打造历史文化风格的街区,比如在即将改造的大士院美食街区添置一些双卡录音机、卡拉ok等“复古品”,吸引人们的目光。”梅联华提议道。

南昌大士院改造后

将会有怎样的新面孔

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张瑜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