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瓷为“纸” 绘人间百态(图)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皮婉婷、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实习生秦昕摄影报道:江西历来是瓷业发达之地,巧夺天工的陶瓷作品不知凡几。南昌繁华的中山路街头上世纪曾开设一家主销瓷上肖像画的丽泽轩瓷庄,一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器商行。瓷上肖像画这一艺术形式在南昌“生根开花”后,又被称为“南昌瓷板画”,并于2008年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24日下午3时,本报全媒体平台将推出融媒体直播节目“非遗之光·南昌瓷板画”,邀你走进南昌瓷板画艺术博物馆,听江西高级工艺美术师、南昌瓷板画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邹武介绍南昌瓷板画的“前世今生”,揭秘一件又一件栩栩如生的瓷板画艺术品是如何诞生的。

南昌瓷板画作品《赣江风光》(局部)

邹武在创作瓷板画
5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邹武位于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的画室,只见他坐在一块大型白釉瓷板前创作——正用料笔在瓷板上细细勾勒,神态专注。瓷板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瓷”上。
“为在瓷上作画,瓷板画采用的是特定油料和耐高温的瓷用颜料。但在放入窑中烧制的过程中,颜料颜色会有所变化,所以为保证色彩纯粹、可控,基本上一支笔蘸一种颜色。”邹武介绍,每一件瓷板画艺术品都要经历拍图、勾形、修像、烧制、窑变加色等多道工序才能最终成型,随后流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上个世纪,在南昌胜利路、中山路和象山路等繁华路段曾分布着上百家瓷像店,市场火热。”邹武介绍,南昌瓷板画又称肖像画、瓷像,源自景德镇。1915年,瓷器彩绘名家梁兑石,即南昌瓷板画第三代传承人,在南昌中山路开设丽泽轩瓷庄后,景德镇的瓷上艺术便被带入南昌,并在南昌落地、开花,南昌瓷板画也开启了辉煌发展之路。
邹武介绍,南昌瓷板画是江西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是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堪称烧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以瓷板肖像画见长。早在清末民初,瓷上肖像画就在南昌及其周边地区悄然兴起。2008年,南昌瓷板画成为了南昌市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百年时光、六代传承,如今,南昌瓷板画也已融入了动物、山水、花鸟、民俗等多种绘画题材,不再拘泥于人物肖像,且走出了国门,不少作品名扬海外。
本报融媒体直播节目“非遗之光·南昌瓷板画”将深度挖掘南昌瓷板画技艺背后的非遗特色,为大家讲述背后的传承、创新等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