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全力构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

2024-08-13 17:33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邱奇华、钟世松)“数据记录一下,房屋后边坡出露岩层产状160°∠51°,切坡高度13米,切坡宽度35米,坡度65度,坡脚距房屋1.1米,受威胁对象2户7人,潜在经济损失63万元……”

  自7月份来,于都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技术支撑单位安排技术人员分组在全县23个乡镇开展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

8月12日,技术单位工作人员在于都县岭背镇大窝村禾坑组村民切坡建房屋后采用地质罗盘量取岩层产状、切坡坡度等(邱奇华摄

  据了解,2024年初,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将于都县、赣县区、遂川县、贵溪市等四个县(市、区)列为先行试点县(市、区)。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是指通过系统的调查、评价,全面有效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科学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双重管控;其重点由原来的“隐患点”单一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既要管控好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又要管控好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区。

  目前,全县已完成8个乡镇地质灾害精细化野外调查工作,完成调查面积1410平方公里,初步掌握了相关乡镇斜坡单元、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段、承灾体基本情况。同时开展了9场科普宣传活动,地质灾害避险演练37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排查、应急调查170点次,地质灾害培训3次,完成地质灾害排危除险点6处。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双控体系建设工作,届时,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双控工作经验,极大地提高该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