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不出险,汽车保费却涨了3000元,合理吗

2024-08-28 08:37 阅读
上观新闻

  出险与否是其中一个因素,但除此之外,还与车辆本身情况、交通违章情况、车辆行驶里程等多种因素有关。

  最近,关于车险涨价的话题又火了。上海一位燃油车车主几年没出险,今年的保费却上涨近3000元。

  这不是个例,在社交媒体上,能够看到很多表示车险价格上涨的帖子——同为燃油车车主的李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同样的质疑,“去年并没出险,保费却从6000元涨到9300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影响商业车险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出险与否,还有交通违章情况、车辆本身情况、车辆行驶里程等等。

  商业车险的定价逻辑

  李先生说,自己在去年有两个违章,一个是未礼让行人,一个是变道不打灯。“保险公司认为这属于危险驾驶,商车险的价格也因此上涨。”还有一位网友称,“报价的时候我以为在开玩笑,去年各种不熟悉路(违章)扣了11分,报价就涨了2600元”。

社交平台上的“吐槽”。

  类似的“吐槽”有很多,仔细看下来,大多数矛头都指向“违章带来的保费上涨”。对此,有两类观点也非常明显。

  一种觉得涨价不合理,认为违章的钱是车主自己负担的,又没有出险,保险公司并未有实际损失,凭什么涨保费?

  还有一种理解险企的做法,认为保险公司报价的依据是对车和车主的风险测评,违章多就意味着风险大,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想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商业车险是如何定价的。

  “车险的定价,是对未来驾驶这辆车可能风险的预测和定价。”业内人士表示,商业车险有统一的定价公式,即商业车险签单保费=基准保费*费率调整系数。其中,基准保费和基准纯风险保费相关,费率调整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

  看起来很复杂,我们一项项拆分来看。

  基准纯风险保费,和车有关。不同品牌、型号的车辆,有不同的基础价格,这个价格由中国精算师协会统一发布,每一至三年会进行一次调整。

  费率调整系数则有三个相关影响因素。

  两个是行业统一规定、险企没办法改变的。一个是无赔款优待系数(也称为NCD系数),和保险人连续投保年限以及出险次数相关。简单来说,出险次数越少,系数越低;另一个是交通违法系数,和交通违章情况相关。越遵纪守法,这项系数就越低。这一系数不同地区情况不一样,就上海地区来说,系数从0.9到1.10不等。

上海商业车险“交通违法系数”浮动方案表。

  还剩最后一个“自主定价系数”,由各保险公司自主设定,这也决定了签单保费的高低。目前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为0.5—1.5。

  业内人士表示,虽说每家险企有自己的自主定价系数计算模型,不过考虑的风险因素基本相同。包括车主性别、年龄、车型历史赔付率、车辆行驶里程、车辆老化情况、维修成本等,同时也和所在地区业务渠道、经营策略相关。不同风险因素的计算权重不同。

  所以,说回备受关注的问题,违章之所以带来超出车主预期的价格上涨,一是交通违法系数变了,这是险企决定不了的。之所以觉得涨得多,是因为有些车主之前连续几年都没有违章情况,可以有一个系数为0.9的优惠折扣,当发生违章情况之后,原先的优惠没了,系数又上涨到1.1,一来一回就有20%的涨幅。

  同时,在保险公司能够自主决定的自主定价系数部分,也有人推测,违章情况这一风险因素所占的权重也可能在增加。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文章开头的李先生在收到9300元的报价之后也去询问了多家险企,得到的报价都差不多,他只能接受。同时他表示,在今年之前,代理人基本提前两个月就来询问续保情况,今年却一直没有代理人主动找他。

  在“吐槽”帖子下,也不乏有人用自身经历提醒网友——违章真的会带来保费上涨,大家还是小心驾驶、尽量不要违章。

  新能源车险价格较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整体车均保费呈现上涨态势。“其实燃油车险的价格相对稳定,主要是新能源车险价格较高。”业内人士表示。

  正如上文所说,商业车险有自己的定价公式,其中险企能够决定的是自主定价系数,这点对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来说都是一样。

  对燃油车来说,长久的发展带来了稳定的驾驶技术和成熟的车后市场,险企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险风险和赔付成本计算,自主定价系数相对成熟。

  而新能源车市场还处于百舸争流的状态,面对一片蓝海的前端销售,主机厂更希望提高前端销量。续航、价格、安全、智能等关键词,是车辆设计的发力点。

  新能源车的“三电”——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替代了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装置,具有提速快、“推背感”强的特点;目前新能源车多取消了电池模组,采用一体化压铸的制造方式,这能够降低成本、提升续航;为了安全性,新能源车在易于发生事故的地方往往装有大量的摄像头和雷达……

  但同样的条件叠加在车后市场,就带来了高昂的维修成本。一体化压铸使得小面积磕碰就需要整体维修、大量摄像头和雷达的维修费用不可小觑,品牌个性化的车辆设计也难以统一维修标准,车后市场尚在发展初期。据统计,新能源车案均赔款整体高于燃油车,家用车达到7201元,高出燃油车近600元。

  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出险率。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谢绚丽表示,从油车转向新能源车的司机,比起一开始就驾驶新能源车的司机,出险率要更高,“这说明新能源车和油车的驾驶习惯不同,带来了更大的出险率”。同时,从用户画像上看,目前新能源车的用户偏年轻化,驾驶经验相对较少,风险相对大。

  当险企需要承担的出险风险和赔付成本都较高时,这部分成本也会传递到车主端,对应新能源车险价格相对较高,连带着整体车均保费呈现上涨态势。

  不过,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商业车险的定价有公式和依据,也同样遵循市场逻辑——车主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也选择合适的车主。

 

编辑:陈拾梅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