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籍泰斗陨落,我们该缅怀什么

2024-10-12 08:20 阅读
当代江西

今天,我们追忆陈先达先生求学、教学、治学的一生,以此来纪念这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影响深远的泰斗。

 

作者 | 沈江平

题图 | 资料图

10月10日,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赣籍学界泰斗陈先达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陈先达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哲学家、教育家。在其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陈先达勤勉治学、著作等身,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长期从事高校哲学教学工作,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为我国哲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先达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一事业,为我们开辟了道路,树立了典范。

今天,我们追忆陈先达先生求学、教学、治学的一生,以此来纪念这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影响深远的泰斗。

 

“傻小”不傻

陈先达1930年出生于江西鄱阳县一个普通渔民家庭,陈家祖祖辈辈都在鄱阳湖的风浪里以捕鱼为生。陈先达的父亲自幼贫困,没读多少书,但头脑聪明,还懂抓药和治点小病,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从学徒变成老板,成为当地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父亲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可是陈先达却以读书为乐。1950年,陈先达以优异成绩从鄱阳中学毕业,参加高考同时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和南昌大学文史系录取,成为陈氏家族的第一位大学生。他最终选择了复旦大学。

陈先达在上海只有3年,时间不长,但意义非同寻常。当时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大师云集,有周谷城、周予同、谭其骧、陈守实、胡厚宣、马长寿等国宝级大师,为这个从红土地来求学的江西“老表”开启了一扇通向历史、开启未来的知识之窗。

比如周谷城的世界史、周予同的历史文选选读等课程,虽然次数不多,却为陈先达从历史中了解中国、从历史中汲取思想智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海是陈先达走出县城的第一站,复旦大学是他人生转折的重要节点。虽然没有走上历史研究之路,在沪3年却为陈先达在宽广历史视域中开启哲学研究之路做了视野的拓展和思想的积淀。

如果说从小县城到上海、考入复旦大学是陈先达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那么从上海到北京、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登高。

1953年提前一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陈先达踏上了国家输送应届毕业生至北京的专列,准备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班攻读研究生。

从此,他与马克思主义结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开始了与中国人民大学紧密相连的学术人生。忆及过往,陈先达曾感慨:“这是我人生道路的定格,我的学术专业的定格。”

研究班的同学们都管陈先达叫“傻小”。这是昵称、爱称,叫他傻小的同学也知道他不傻。三年学习,陈先达修的课程几乎都是优,只有一门党史考试得了良。陈先达的毕业论文得了优,这篇文章1956年发表在《教学与研究》上,是引导他跨入学术之门的第一张入场券。

陈先达满腔热情在研究班学习了三年,他曾回忆道:“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高,目的明确,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出去是当教员,是要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火种。”1956年从研究班毕业留校任教,他成为人大哲学系正式成立后的首批教师。

 
 

“我不仅传播知识,也传播一种信仰”

陈先达是哲学大师,是人大师生口中“有趣的灵魂”,更是在散步途中可以聊哲学的朋友。在人大校园的林荫道上,时常可见陈老师与学生散步的场景。他们谈古论今、品味社会、交流人生,步步脚印寄寓着陈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短短小路浓缩着师生对谈间的浓浓哲思。

陈老师将“聊出来的哲学”戏称为“马路哲学”,将自己比作“一部年代久远、思想陈旧的时钟”,还说“学生们不断地以他们的新问题防止我的思想停摆”。在这段由“学校散步”通向“哲学漫步”的路途中,陈老师开启了关于人性问题的探索、历史问题的求解以及命运问题的省思。

70余载教书生涯育人无数,他的学生里有多位长江学者,还有学生成为大学“掌舵人”和学科领军人物,他们感慨从陈老师“散步式”教学中获益良多。

读书、写作、讲课是陈老师最大的爱好。他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要性。他常对学生讲:“我们这个专业有个特点,专业、职业、信仰三者必须统一。我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传播一种信仰。”

怀揣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密切关注学生思想现状,陈老师总能让艰深复杂的哲学变得“可爱且可信、具有生活气息”。他的课堂极富逻辑、充满魅力,除本专业的学生之外,还有不少非哲学专业的学生赶来旁听,沉浸于他对哲学的独到理解。

陈老师带的第一届硕士生和博士生郝立新说:“每到陈老师上课或者讲座,总会有很多人涌入教室。我还记得有一年,先生讲《反杜林论》,居然有人乘飞机赶来听课。”

2015年,在光明日报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陈先达入选并位列榜首,荣获“全国十大最美教师”称号。

陈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术创新,同时不忘叮咛方向正确。“我对我的博士生说,每人的水平不可能一样,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你们要有创造性,有新观点,新见解,我双手赞成。”但前提是做到两个正确:一是政治方向要正确;二是理论方向要正确。方向不对,跑得越快,错误越大。

2020年,《后浪》视频引发青年悲观、颓废等负面思潮,一时充斥社会。陈老师以前浪之智提笔写过一首“寄语后浪”的诗:“修道学佛两难能,喧嚣世界一俗人。终身舌耕喜弄笔,半篓废纸半拙文。头白已无攀登力,月月愧领养老银。笑迎后浪逐前浪,壁间剑鞘莫生尘。”希望“后浪”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作出新贡献。

“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

阅读经典孜孜不倦,引用经典信手拈来,解读经典察其精微。陈先达一生主要是在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度过的,他是马克思主义这座巍峨大山的“攀登者”,是学生口中“行走的马列词典”。

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经”,必须了解和恢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的学术旨趣。陈先达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他的“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收录的5本学术著作,有力回击了长期弥漫在思想界上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之间的“对立”迷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陈先达以“两次变化”概括自身的治学生涯。

“顶天”与“立地”。第一次变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转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走向历史的深处》就是第一次变化的代表性成果。该著历时6年,一笔一划在稿纸上誊写而成,对马克思历史观作了精雕细琢的考察,提供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历程的完整图像,回击了国外学术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和挑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哲学史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陈先达说:“马克思主义经典如同富矿,而原理则是蕴藏其中的宝石;经典是参天大树,而原理则是树上的智慧之果。”我们既要“顶天”,认真学习、阅读、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又要“立地”,提倡哲学、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对话,直面当代世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沉思”与“诗思”。从“走向历史深处”到“回归生活”,从长文转向短文随笔,是陈先达治学生涯中的第二次转变。晦涩不是哲学的本性,大众化包含在哲学的本质与功能之中。1997年12月出版的《漫步遐思》是这一转变的成果,赢得“切近生活、没有教条气、经院气、深入浅出”的好评。

随后,陈老师陆续出版《静园夜语》《哲学心语》《宜园杂谈》《史学拾零》等著作,这是“自己思想中流淌出来的东西”,是以散文诗的哲思呈现对于时代与生活的关注。

有位读者写信给陈老师说:“无意中看到了您的《静园夜语》这本哲学随想录,我如获珍宝,如痴如醉地阅读起来。书中对历史、宗教、宇宙、自然、社会等有关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道出了其中的本质。”

陈老师自谦“蹩脚的学生”,始终以“孺子牛”的精神,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年逾九十仍坚持出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哲学与社会——老年沉思录》等著作。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品味一道茶,初闻淡然,再闻渐深,越品越有韵味。

他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用他哲学家的思想,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深刻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品格、时代担当与伟大志向。

(作者沈江平系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汤吉宁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