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丨我是记者,我在现场
编者按
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身影。记人,记事,记时代。他们用镜头捕捉美好,用笔触书写担当,用声音记录精彩!
脚下有泥,眼里有光,肩上有责。此时此刻,他们或许仍然坚守在岗位一线,或许正在奔赴新闻现场的路上,俯下身、沉下心,以奋斗者的姿态与时代同行。向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致敬,祝福所有记者节日快乐!
用心记录 用情分享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亚婧
周亚婧(右)在长江大堤永安段采访。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文曦摄
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九江市先后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
那是一个秋风送爽的时节,作为一名分社记者,我有幸参与总书记考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回访报道任务。
接到采访任务后,我和同事们早早守在考察点附近,整装待发,心中满是期待,而仍在现场的干部群众依然心情激动。站在修缮一新的江堤上,九江市水利局局长叶凌志回忆起向总书记汇报时的场景,又带我们走到崩岸治理措施模型图前,介绍长江江西段水势特点、崩岸治理工程建设等情况。随后,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项目的建设者、参与者,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汪建策,向我们讲述了项目建设的故事,以及九江在文化传承工作中的经验……采访对象认真回忆着总书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字里行间都传递着总书记对人民的真挚情怀。在采访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九江人民对总书记的无限爱戴和衷心拥护。
采访结束后,我们立即投入紧张撰稿中。夜深人静,我坐在书桌前,眼前是堆积如山的资料,心中是满满的感动。我意识到,记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记录者。我们用镜头定格瞬间,用文字描绘变迁,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将那些真实、温暖、有力量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一年多过去,稿件刊发后的兴奋心情延续至今。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我参与了众多新闻报道,见证了九江在总书记指引下的日新月异。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群众,有几十年如一日守护青山绿水的巡护员,有对历史资源如数家珍的文化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初心依旧 热爱不止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宋思嘉
宋思嘉(左)在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采访。(奉新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这句话我在学生时代就听过多次,但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记者,方知其中的责任与担当。
从见习记者到民生记者,再到驻地记者,随着采访的人越来越多,愈加明白记者是带着放大镜感知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对新闻理想的坚贞追求,不偏不倚地为时代画像。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去年8月,一批产自南昌的“江西造”LED照明灯打破欧美品牌垄断,被用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东西管线泵站社区EPC项目,在海外树立起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新形象。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面对这个足以将中国经济的光明面反映得更加充分鲜亮的新闻线索,我和报社两名专家型记者一道,深入企业蹲点,克服语言、时差等困难,采访近20名中外相关人士,深入挖掘“江西造”竞逐国际赛道的缘由、过程和成果,让共同繁荣的案例“看得见”“摸得着”。
最终,经过10多次修改打磨,一篇兼具舆论引导力和国际传播价值的消息——《“江西造”在沙特点亮中国品牌之光》以融媒体形式推出,全网阅读量超百万,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多家重要媒体平台广泛转载,20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采访经历。不仅因为作品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还在于我们与“千万锤成一器”的“江西造”匠人同行,亲身感受匠心,为新的发现而心跳,为新的发展而鼓舞,不断向追求极致品质的新闻靠拢。
如果说,写出受众认可的新闻作品是记者的职责,那么为人民抒写、与时代同行则是记者的初心。一直以来,我珍视每一次采访机会,也珍惜奔赴现场的每一天。因为,记者这份职业给我带来了更多聆听和体验的机会,在工作中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期而遇,踏着新闻的脚步边走边学,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立体饱满。
初心依旧,热爱不止。在媒体生态日新月异的今天,我愿意在变化中坚守,在坚守中成长,继续站在时代潮头眺望远方,俯身田间地头记录民声,努力讲好一个个有温度、有深度的江西故事。
收获感动 汲取力量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记昌
陈记昌(右)在方大萍安钢铁安源炼铁厂4号高炉炉台采访。通讯员李婀芬摄
危急时刻,见证党员干部的坚守与担当,是我连续数天蹲守防汛一线的最大感受。
今年6月,萍乡多地连续遭受强降雨,引发不同程度洪水、内涝与地质灾害。我与分社的同事闻“汛”而动,手握采访本,身披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在防汛一线,以期采写更多鲜活、冒热气的防汛抗洪新闻报道。
6月19日傍晚,我接到一个来自安源区青山镇的电话:“陈记者,我们镇的青山村凌晨发生山体滑坡,整个山坡全塌掉了……”
“那村民呢?他们还好吗?”闻言,我急切地问。
“村民都没事,多亏了村干部漆磊,是他冒着大雨巡逻,提前预判即将发生山体滑坡,才救了大家。”
挂断电话,我心中涌起对漆磊的无限好奇。他到底是怎样一名基层干部?带着疑问,我立即赶往青山村。
在青山村村委会,我见到了漆磊。这是一名面容憨厚、说话温和的汉子,此时的他还没来得及擦去鞋子上的泥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满是疲惫。听闻要接受采访,漆磊才简单收拾了凌乱的胡茬,顺便洗了洗指缝中的污泥,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精神些。
“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出现在那个地点?”我问。
“因为责任!”漆磊解释说,青山村由于地质原因,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每逢雨季他都睡不踏实,为了保障村民的安全,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巡逻排患。
采访现场,老老少少也围了过来,纷纷对漆磊竖起大拇指。村民漆化平心疼地说:“漆磊每天要花4到6个小时排查隐患。为了乡亲们,他太累了。”
见此情景,我内心升起无限感动。在防汛一线,总是有这么多鲜活的人物和故事,闪烁着无尽的人性光辉,展现了党员干部在面对危险时挺身而出,将群众护在身后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前往一线,发掘他们的故事,发扬他们的精神,是我的责任。而我也多次在这样的采访中,汲取到无尽的力量。
身临其境 方得真章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立鸣
徐立鸣在南城工业园区采访。通讯员吴国龙摄
我的前辈们总说,“无现场,不新闻。”毫无疑问,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现场感必不可少。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江西籍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执行航天任务,全省瞩目。作为一名分社记者,我有幸参与了此次重大新闻的报道。
由于航天员乘组在飞行前要进行医学隔离,我们无法采访到邓清明本人。现场该如何呈现?在事前准备时,我们了解到,邓清明的弟弟、妹妹等亲人仍居住在他的家乡——宜黄县东陂镇,且航天员乘组出征当晚他们将齐聚一堂,见证邓清明圆梦“飞天”。
采访思路和角度迅速在脑海中浮现。2022年11月29日,我和同事早早赶到东陂镇。我们先后采访了邓清明妹妹李赛英、弟弟李清华、高中班主任罗震等10余人,去到邓清明曾经生活、学习的多个场景,了解他24年10个月的坚守、从小对浩渺星空的向往、对家人始终不变的关心思念……《江西籍航天员首入太空执行航天任务》一稿也逐渐立体、丰满。
出征仅仅是这一历史事件的上半篇文章。在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后,我们依旧通过宜黄的现场,持续关注邓清明“飞天”的进程。2023年6月4日清晨,我再次走进宜黄,和他的亲友们见证了他的凯旋。有了之前的积累,《此时此刻我非常想念家乡》一稿也顺势而成。作为对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和重大新闻的记录,《江西籍航天员首入太空执行航天任务》一稿获得江西新闻二等奖。
“去现场”,永远是新闻采写的硬核。从业9年多时间里,一次次实地采访,让我对“新闻是跑出来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身临其境,不仅能核实新闻事实,让报道具有现场感,更屡次帮我突破采访困境,采写有温度、有故事的新闻作品。只有体会,才有感悟,只有贴近,才能挖掘。唯有身临其境,方能见到真章。
刨根问底 深挖新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
童梦宁(右)在高安市高产水稻基地采访。通讯员秦方摄
于都河畔,秋风起,思念浓。水面银光闪烁,像游子急切归乡的脚步。
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我重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在参观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过程中,馆长华传忠不经意间谈及新添加的杨承德、邓典龙、钟奇等红军烈士信息时,我当即刨根问底,询问新“入驻”的英烈来历,并执意要求查阅革命烈士英名录,比对相关原始数据,查实“迟归”的英雄,最终问出了40年红色典藏:自1984年以来,该县通过查阅史料、跨省“寻亲”、走访省外知情者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寻访、补录遗漏的革命烈士英名工作,共寻回、补录557位红军烈士英名。通过采访,于都首次公布全县革命烈士的最新统计数据为16356位。
从事新闻工作20年来,我每年前往于都、瑞金、兴国等红色圣地采访,几乎每次都会去参观当地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峥嵘岁月。而今年重访于都,我跳出陈展信息,第一次触摸革命烈士英名录,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的力量。
我捧着一本本沉甸甸的英名录,逐页翻阅原始在册和40年间陆续补录的红军烈士资料。查看到多数英烈的光辉一生仅寥寥几个字予以概括,如“北上无音讯”“血战湘江中牺牲”“娄山关战役中牺牲”……且牺牲时的年龄基本都是30岁以下,其中最小的年仅13岁等信息,我的心被阵阵刺痛。我默念着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瞬间明白了我对于都40年间“寻亲”、陆续延长英名录等情况刨根问底,其实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在驱使我,也是党媒记者崇敬英烈、缅怀英烈,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注脚。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将继续以忠诚和担当为动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脚踏实地,用心用情做好每一篇报道,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努力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编辑:李孟玲 实习生朱金林
审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