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井冈红色治理法 推进信访预防法治化

2024-11-14 14:38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井冈山是革命圣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发源地。近年来,井冈山市紧盯重复信访治理、信访积案化解、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桥梁”“窗口”作用,有效避免矛盾累积、减少风险上行,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历年来,井冈山市连续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单位等称号。

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就是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井冈山作为红色摇篮,近年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井冈红色治理法”,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推进“前端”预防法治化,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信访治理新路径。

一、传承“红”的精神,树牢人民信访工作理念

在红色基因传承过程中,井冈山市注重用红色资源,厚植人民信访工作理念。以党建“三化”为引领、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为目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解决信访问题的主体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办信接访一线、在群众来访的一线、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前沿,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题不上交”。

井冈山市光明乡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支部领航功能,选任有威望的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组建红色网格员队伍,把党员干部打造成为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贴心服务群众,按照邻近就便、科学适度、方便管理的原则,选优配强网格员14人,形成了“乡村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结合本土红色故事,灵活采取田间地头唠家常等方式,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百姓话”“本地话”讲清大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干部、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浸润基层社会治理。

在井冈山市拿山镇九丰农业基地,“党建+产业联盟”模式不仅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还带动信访人脱贫致富,形成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这里的“井冈红色治理”服务点,受理涉及劳资薪资、邻友矛盾、心理咨询等多方面问题,及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拿山镇坚持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落实“最多访一次”机制,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吉访即办”、跟踪督办等制度,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体现在办实事惠民生上。

井冈山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实施“党建+红色治理”项目建设,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打造“红色讲习所”、实施“红色工匠”工程,实现了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共创和谐井冈,实现了党组织“一呼百应”,群众呼声“有求必应”。

二、汲取“红”的力量,构建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井冈山市不断健全基层治理“大平台”,完善社区治理民主机制,推动基层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或综治中心现有场所设立,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法律服务、信访接待、诉讼服务、心理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反映问题、化解矛盾提供了新渠道。同时大力推广“群众说事站”、“五老”调解室、“红袖章”义务巡防队、“五彩志愿服务”等特色做法,创新打造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调解工作室、“红井冈人民调解李圭龙工作室”、张有梅说事室等16个“红井冈”个人品牌调解室,先后提供各类咨询服务450余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14件,成功调处106件,极大地为矛盾纠纷涌入信访渠道减轻了“负担”。

在井冈山市茨坪镇“红井冈人民调解李圭龙工作室”,李圭龙同志秉承着“主动担责”的精神,退休不退职,积极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坚持在人民调解第一防线。他免费担任茨坪镇人民政府及五个居委会的法律顾问,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担任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调解员,在黄坳小学,黄坳村担任基层纠纷调解员。二十多个春秋,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到处都有老李同志的身影。他面对景区人口流动性大,矛盾纠纷较多的情况,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据统计,老李同志已调解各类民事疑难纠纷200余件,消除民事转刑事案件不少于30余件,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涉及金额不少于2000万元,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当地群众称赞。当事人张某,为了赚钱,在网上与四川省不相识的人分三次投资做生意,共计投资金额32.5万元,结果不但没有收益反而血本无归。她前往公安局报案,因是经济纠纷告知需要找律师起诉法院解决,无奈她来到“红井冈人民调解李圭龙工作室”请求帮助。调解员李圭龙通过电话找到对方,采用技巧叫对方派律师,授权委托代表来井冈山调解。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这32.5万元分两批一分不少归还张某,成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做实“红”的成效,推动及时就地化解信访问题

“网格员”是井冈山市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近几年来,创新推出“全要素网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井冈山市牢牢把握“全要素网格”核心在“全要素”,落脚点在“基础网格”,积极将信访预防法治化融入市域治理,主打路径和目标就是积极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红色调解员、网格员人熟、地熟、网格“活地图”优势,建立“红色调解员+网格员”矛盾纠纷排查“双员”模式。网格员坚持面对面与群众“零距离”沟通,活用群众自己的办法、用群众的语言调处化解矛盾,切实筑牢基层信访的“第一道防线”。

刘晓茹是井冈山市拿山镇的一名网格员,她所管理的沟边社区内有一条晟街步行街,连接之前拿山镇的老菜市场,现在菜市场已经拆除并搬迁至城东农贸市场,但本地的菜农依然习惯到晟街摆摊,乱摆乱放造成晟街秩序混乱、矛盾突出。刘晓茹屡次劝说依旧收效甚微,菜农与社区工作人员矛盾冲突不断,治理工作难以推进。为了啃下这根“硬骨头”,刘晓茹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次逢墟日,天蒙蒙亮她就起来在晟街步行街兜上一圈,了解菜农的需求以及不愿意去城东农贸市场的原因,逐个劝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把菜农的问题和困难收集起来,向有关部门反映。经过刘晓茹及社区的不懈努力,菜农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他们也渐渐习惯到新农贸市场去卖菜,还晟街一片清明和整洁。

为推进信访预防法治化,井冈山市将“全要素网格”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根基,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依托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一线探头”,将矛盾、诉求尽早发现于网格、及时化解于网格、及早防患于网格。据了解,井冈山市结合实际,按照人口数量、行政地域等因素,规划设置“全要素网格”237个,专属网格237个,选聘专兼职网格员237人,发展平安志愿者6773人,努力做到既大致均衡、又有所侧重,确保市域范围全覆盖、无死角。同时,整合现有网格事务,全面接驳24个功能信息系统,梳理确定79项责任清单,切实推动全市社会事务和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