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人鸟和谐!江西一项目获“高度满意”评价
FAO—GEF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示范项目总结与推广会议现场(陈春伟 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郑周贇、陈春伟摄影报道:12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环境基金(GEF)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示范项目总结与推广会议在南昌市举行,会议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对项目经验进行分享与推广。
江西有着宝贵的湿地资源,其中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鸟类天堂”“白鹤王国”,在全球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均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江西是一处生生不息的家园。
守赣鄱湿地,护人鸟和谐。2017年,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林业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示范项目”,旨在提高全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的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对纵深推进江西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在独立终期评估中获得了‘高度满意’的评价,这是FAO在华GEF项目中首个获得该评价的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理代表维诺德·阿胡贾表示,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全球环境效益,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超额完成项目预期目标,表明江西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项目监测评估专员欧阳峰在会上汇报项目总体执行情况(陈春伟 摄)
11月25日,一个好消息从鄱阳湖传来:“鄱阳湖鹤类食源性水生植物种源培育及物种恢复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刺苦草首次被移栽至鄱阳湖试点成功,这标志着在鄱阳湖人工恢复刺苦草种群成为现实。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鄱阳湖的刺苦草等沉水植被出现了严重退化的现象,白鹤等依赖沉水植被块茎越冬的珍稀候鸟食物短缺,引发业界担忧。2020年起,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际鹤类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北秀湖植物园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种源培育项目研究。
“首先,刺苦草是本土物种,可避开外来物种的入侵;其次,作为鄱阳湖的优势物种,相对于其他沉水植被而言,刺苦草的恢复难度更低、速度更快;最后,刺苦草形成的冬芽,是白鹤、小天鹅这些越冬候鸟的主要‘口粮’来源。”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罗浩,现场揭秘选择刺苦草作为种源培育及物种恢复的原因。
“该项目在终期评估中获得了高度满意的评级结果,这个评级结果是在国内GEF项目当中是属于屈指可数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项目经理熊超逸表示,FAO-GEF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示范项目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政策建议,从湿地保护方面为江西湿地保护乃至长江大保护提供了两份省政协提案和一份全国政协提案。该项目引入国际理念,如推动相关保护区实施生态健康指数监测,为动态掌握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提供了科学方法;同时还从能力建设方面,为江西省湿地保护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活动,包括水鸟监测、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为其湿地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李孟玲 实习生朱金林
审核:倪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