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粉,我就嗦“一”小口~
在美食的江湖里,南方人对米粉的热爱,恰似北方人对饺子的执着,那是深入骨髓、难以割舍的眷恋。稻米,这一普通的主食,经过一道道手工制作流程后变成细腻爽滑的米粉,再配以各地独具特色的调味与浇头,舌尖味蕾勾动脑海心弦,让人瞬间找回那份久违的归属感与温暖。对每一个鹰潭人来说,一碗家乡牛肉粉就有这样的魔力,不仅是饱口腹之欲的美味食物,还凝结了浓郁的乡情,成为鹰潭最生动、最亲切的代言。
鹰潭牛肉粉,以其鲜香浓郁的风味和爽辣筋道的口感闻名,汤底、米粉、浇头、配菜是一碗地道牛肉粉的“四大金刚”。大块牛骨加上中药材与香料调味,慢火熬煮而成的鲜亮浓汤是风味的基础;本地米粉提前发好随时备用,入口细腻柔韧、滑而不断;切成方块的筋道牛肉与秘制香料、辣油充分混合,时刻等待与米粉相拥的讯号;再辅以腌菜、黄豆、香菜和葱等点睛佐料,一经品尝,必定让你久久难忘。
鹰潭牛肉粉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工艺,还有它讲究的搭配。鹰潭的粉铺大都会额外提供一小碟酸萝卜、海带丝或新鲜榨菜,用以解腻提鲜,又或者搭配上小笼包、炸油条,让碳水爱好者大呼过瘾。而随着食客口味的追求与店家热情的创造,在牛肉粉的基础上,黄豆粉、牛骨粉、肥肠粉也成为如今外地游客在鹰潭游玩必须打卡的美食。
可能大家有所不知,这碗看似寻常的牛肉粉并非一朝一夕的创造,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积淀,与鹰潭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深深嵌连。鹰潭地处江西东部偏北、信江河畔,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在此纵横交错,320国道、206国道穿城而过,独特的区位优势促成了商旅往来的繁盛。据说,早期来自川蜀的商贩将牛肉烹饪技艺带入鹰潭,而本地人将牛肉与米粉巧妙结合,受到往来工人和商旅小贩普遍好评。从老码头到客运站,从街头巷尾到家庭厨房,多元交汇的“美第奇效应”促成了鹰潭牛肉粉的诞生与闻名。
近年来,随着鹰潭眼镜、糕点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开拓市场,牛肉粉也随着四处打拼的鹰潭人走出本土,逐渐在外地打响名号。与此同时,快节奏的时代也给这碗汤粉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一些老字号牛肉粉店广收门徒,使用现代技术改良传统工艺,以满足更多地区食客的口味需求;不少本土企业将牛肉粉进行标准生产、预制包装,将这道风味传播至全国乃至世界的角落;更不用提每每购物节、美食节上众多博主的直播“品粉”、直播“带粉”,让这一传统的小吃不断在时代浪潮下探寻新的机遇。
在鹰潭,这一碗牛肉粉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口腹的享受,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纽带,一种关于家的记忆,它凝聚了本地人的智慧与勤劳,记录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对于许多在外的游子而言,逢年返乡或临别远行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嗦上一碗醇香鲜辣的牛肉粉,一边品粉,一边谈论过往与未来。味蕾上的牛肉粉记忆就像是随身携带的行李,无论游子身处何地,它总能将他们拉回故乡母亲般的怀抱。
如果有一天你路过鹰潭,不妨停下脚步,坐在街边的小店,点上一碗牛肉粉,静静感受汤的热气氤氲,品味粉的柔滑绵长,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与浓郁的生活韵味。
编辑:陈笑笑
审核:倪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