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丨大学“共享厨房”值得探索
去年底,江苏科技大学推出一项举措——免费向在校生开放“共享厨房”。据报道,“共享厨房”运营一个多月以来,场场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相聚在灶台前,制作、分享各自的家乡美食。据了解,云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有此类“共享厨房”,深得学生喜爱。
做饭,听上去和高等教育不沾边,但为何叫好又叫座?笔者认为,“共享厨房”很好地补上了教育中一块重要的“拼图”。在传统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比例并不高,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导致不少年轻人在面对独立生活时手足无措。近年来,教育理念的转变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善,一些幼儿园甚至开设烹饪、耕作等劳动课。“共享厨房”的推出,正是引导大学生重视生活能力培养的生动实践,也能让大学生们为即将踏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此外,烹饪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在“共享厨房”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厨艺展示和合作,建立更深厚的友谊。而这个平台也让烟火气充满了校园,更为学生的大学生活体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共享厨房”如何能常态化运转,仍需进一步探索。例如食品安全、场地使用、用电安全等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确保厨房的安全运营。只有通过制度保障和合理管理,“共享厨房”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价值,而不仅仅是一时的热潮。希望更多高校能在制度建设上探索前行,让“共享厨房”这样的创新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行稳致远。(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