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期许】2月3日22时10分全国将正式进入立春节气
编者按:潜龙腾渊去,蛇行千里来。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不仅是亲情的凝聚,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憧憬。
春节期间,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主题策划,展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尽显百姓的美好日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喜乐、长安宁的点滴画面,感受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盛世愿景,期许我们的未来,与中国梦相连,追则能达,持则可圆。今天推出系列主题策划之七《我们的期许》。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卜玉莹报道: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全国虽然此时或还有雨雪天气,或还会春寒料峭,江西晴雨天气交替上演,最高温度仍在10℃上下,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春之始谓“立春”。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江西省文化名家、南昌市博物馆研究馆员梅联华介绍,“立春”一词,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当时的人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地开始复苏,万物开始生长,因此将这一天定为立春。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立春后第一个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土鳖虫始振,第二个五日,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鱼陟负冰,第三个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最早来自皇宫,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古时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旧时人们会在立春前一天用泥土做春牛,立春时用红绿鞭抽打,被称为“打春”。立春“咬春”,就是用极薄的面皮包裹上新鲜的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细品“咬春”,满口都是春的味道。
梅联华告诉记者,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国家祀典,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如贴春帖、挂春幡、贴春画、戴春鸡等。
立春养生关键在于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应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此外,春季是进行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体操、慢跑、散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立春后,气温开始上升,降雨开始增多,气温冷暖不定,“倒春寒”经常来袭,因此更要注重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