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借“四个100”之力,助基层文化腾飞
今年2月底,江西省启动“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选派新闻宣传、宣讲、文艺、非遗传承四类各100名导师,奔赴全省100个县(市、区)。这一创新之举,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筑牢文化根基。
新闻宣传导师下沉基层,助力提升乡村新闻报道质量。导师们凭借专业经验,培养基层新闻工作者敏锐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让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成果得以生动呈现。通过拓展传播渠道,优质的乡村新闻能广泛传播,既展现乡村蓬勃生机,又使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高效传递到乡村,凝聚起发展合力。
宣讲导师肩负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导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田间地头的真实案例,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在农家小院里、在村口大树下,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让抽象理论变得易懂,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文艺导师深入乡村,挖掘埋没在民间的文艺人才,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与展示舞台。导师们组织文艺汇演、绘画展览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民在参与中增进交流,提升文化素养,乡村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非遗传承导师致力于让古老非遗技艺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导师们开展非遗技艺培训,让传统技艺代代相传;举办非遗展示活动,将乡村特色非遗项目推向大众,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群众点单、导师接单”的创新模式,实现文化服务精准对接村民需求。江西全省各县(市、区)积极响应,通过文化导师见面会等形式,与导师充分沟通,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计划,确保文化服务落到实处。
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四个100”计划是有力帮手。在新闻宣传中,凭借对本地的熟悉,为导师提供新闻线索,共同打造优质报道;理论宣讲时,融入本地元素,让宣讲更具亲和力;组织文艺活动,携手导师发动村民参与,保障活动顺利开展;非遗传承工作中,协助导师做好项目保护与推广,组织村民学习非遗技艺。
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抓住“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的机遇,与导师紧密协作,以文化振兴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赣鄱大地将绘就文化繁荣、乡村兴旺的美好画卷,乡村必将成为令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