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祭扫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
易千年陈规旧俗,树时代祭扫新风。新时代中国,文明祭扫正逐渐从政策倡导转化为社会自觉行动,既传承了文化内核,又契合了现代生态治理需求,营造起绿色、和谐的祭祀环境,有力地推进了移风易俗进程,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清明节将至,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悼念先辈,用实际行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行者,让文明祭扫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
清明节,大兴文明祭扫之风,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先人和英烈的尊重和怀念。“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在这个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我们要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绿色、节俭、安全的现代殡葬祭扫新风。各地不断创新祭扫形式,丰富时代内涵,倡导诗文祭祀、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祀等文明健康的方式寄托哀思。通过祭祀形式、方式的创新培育崇德向善、孝老爱亲、文明健康、绿色低碳、慈善公益……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世代亲情、弘扬优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倡导安全祭扫、绿色祭祀、生态安葬、从俭办丧,不搞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反对奢靡之风。清明祭扫,不变的是对先人和英烈的深情追思,创新的是更为深切的文明悼念形式。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更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时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不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表达我们继承遗志、开创未来的决心,以告慰烈士之先灵,继承烈士之遗志。我们要珍惜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从前辈先烈的事迹中补足精神之钙,从党的奋斗征程中铸牢思想之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和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苦干、砥砺奋进,在新征程上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先人和英烈的新业绩。
清明节,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堂深刻的党课,更是移风易俗、守正创新的具体践行。过一个文明祭扫的清明节,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血脉,把初心融入血液、把使命担在肩头实际行动的大检阅。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生态安葬、网络祭扫,争做中华美德的传承者、移风易俗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践行者、新征程上的建功者。通过文明、绿色的祭扫活动,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从而牢记光荣的革命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以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争一流的工作标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适应新常态、促进新跨越,用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守正创新、实干笃行,做新时代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对前辈和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他们的精神融入血脉,用行动传承他们的理想与信念。让我们用文明理念传承优良传统,用文明行为建设幸福生活,过一个文明、绿色、健康、平安的清明节,共建文明、和谐、幸福、美丽家园,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月更明。锦绣中华,朗朗神州,清明世界。(许华凌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