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嘉定镇代屋村:兴修水利保春耕 人大帮扶见实效(图)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 辉)今年3月,在信丰县嘉定镇代屋村的田间地头,勤劳的农户正俯首劳作:开田沟、摆秧盘、搭拱架、扎薄膜……伴随着泵机的轰鸣声,一股清流涌进水渠,漫上田野,滋润着嫩绿的秧苗,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以“水”为笔,写好农业生产“水”文章

集中育秧
今年雨水稀少,正值春耕时节,代屋村寨背小组的农户却因帮扶建设的寨背排灌站顺利解决了灌溉问题,打破了过去“靠天种地”的局面。“多亏了市人大修建的排灌站,现在秧苗有了水吃,今年丰收又有了盼头,真是帮了大忙!”村民钟女士感激地说道。
代屋村寨背小组拥有集中连片农田120亩,但因长期缺乏稳定水源,部分土地撂荒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赣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拨付帮扶资金10万元,抢抓农时兴建了一座排灌站,有效保障了当地农田生产用水需求。排灌站建成后,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地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良田,不仅彻底解决了撂荒问题,还吸引了种植大户承包土地,采用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大幅提升种植面积和单产质量,为粮食生产注入新动能。
善用治水思维,兼顾灌溉与防涝

寨背小组高标准农田航拍
水利设施既要解决灌溉问题,也要完善防汛排涝功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这里雨天总是积水,周边的水稻常常被淹,来往的人总会踩湿鞋子,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下?”代屋村鸦雀薮村民郭先生反映道。鸦雀薮是代屋村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南北贯穿的通组路是村民进城的唯一通道。然而,由于路旁水渠年久失修,多处出现破损甚至倒塌堵塞,导致雨水聚积路面、漫入农田,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和农业生产。
赣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接到群众意见后,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实地察看,并现场讨论解决方案。通过拨付资金3.5万余元,修缮了1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村民的排涝问题,惠及当地150户627名村民。水渠修好后,雨水畅通引流,道路不再积水,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落实帮扶机制,高质量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代屋村营盘航拍
赣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绿美代屋”品牌创建为契机,聚焦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中的水利设施问题,深度参与代屋村水利设施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五年来,围绕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中的水利短板问题,领导干部深入调研指导,人大代表和驻村干部积极参与设计规划、矛盾化解、质量监督及管理维护等工作,形成了“人大”助力“水利”的强大合力。
一系列水利项目在代屋村落地见效:修建黄土坡水陂和水渠,解决了1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加固大塘尾山塘,总蓄水量扩容至2.5万方;新建营盘电灌站,缓解了300余亩农田用水压力;保障庙下高标准农田水渠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亩……这些项目的实施,为粮食安全和村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赣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累计拨付帮扶资金52万元,争取水利项目10个,化解建设矛盾3起,完成建设水渠5.8千米、排灌站3座、水陂2处,修缮加固山塘3座,新建高标准农田220余亩。通过扎实的水利帮扶举措,不仅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还显著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有力助推了代屋村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