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大小周”真能反内卷吗?

2025-04-24 16:13 阅读
上观新闻

今天,小红书宣布取消“大小周”的消息攀上微博热搜首位,据说将在五一假期之后执行。所谓“大小周”,即公司安排员工一周单休、一周双休的轮替模式,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标配。

 

一石激起千层浪。支持方认为,双休日本来就是每个劳动者应有的权利,早就应该执行;反对方则表示,取消“大小周”,工作量可能不变,加班费却没了。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取消“大小周”并不是新鲜话题。近几年,从快手、字节跳动、得物到小红书接连取消“大小周”,体现了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正在改变。一方面,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把周末还给员工,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另一方面,取消“大小周”的做法,让员工的工作价值不再以“时间长短”衡量,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正从“工时内卷”向高效管理转型。

一个公司要实现持续发展,仅依靠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压缩休息时间,当然是行不通的。超负荷、连续性的工作,不仅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也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陷入无效“内卷”。从这一角度看,取消“大小周”的做法值得点赞,但也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不应把压力简单地转嫁给员工,而是应该优化管理效能,适时调整工作强度与节奏。如果员工陷入了“表面双休实则居家办公”的困境,就成了“隐性加班”, 取消“大小周”也就只是形式主义。

小红书取消“大小周”的消息一出,有人为能享受完整周末欢欣雀跃,也有人为后续收入下降而感到心情复杂。知情人士称,“大小周”一旦取消,员工收入逻辑上会降低15%至20%。这也说明,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用时间换收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亟待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有效产出”为尺度探索多元的收入分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收入焦虑”。

互联网行业告别“工时内卷”,取消“大小周”只是第一步。只有把员工从无意义的加班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工作回归价值本身;从公司到整个行业,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激发更多创造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众多网友的反应来看,单休、加班等现象不仅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在其他行业也屡见不鲜。“打工不是卖命,双休不是恩赐”,话糙理不糙。如何在提升效率与人性化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社会与各行各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