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已至,专家提醒: 祛湿健脾 起居有常

2025-05-22 04:59 阅读
江西日报

  本报讯 (陈娜 全媒体记者倪可心)5月21日是小满节气。小满后随着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增多,湿热交加的气候特征逐渐凸显,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当天,省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小满之后天气湿热交加,外界的‘湿气’容易侵犯人体,导致头身困重、胸膈满闷、情志不舒等不适。”针对这些情况,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焦琳指出,中医调理的关键在于“祛湿健脾”。在内服方面,推荐饮用“三汤两粥一茶饮”,山药排骨汤可健脾益气,苦瓜排骨汤、冬瓜薏米海带汤可清热祛湿,辅以薏苡仁粥、扁豆小米粥和香薷饮增强效果。外治方面,可通过按摩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疏通经络,或在背部、小腿内侧进行刮痧,也可通过艾灸足三里、中脘穴等方式调理。“此外,适度运动可以发汗祛湿,调畅气机,使我们身心愉悦。”专家强调。

  春夏交替之际病毒活跃,儿童抵抗力弱,是易感人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主任医师朱庆雄提示,南方地区4至5月份因气温波动大,需防范感冒、疱疹性咽峡炎、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家长应避免在疾病流行期间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要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当前手足口病、肠炎等肠道感染性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家长需强化儿童手卫生管理,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定期对餐具进行清洁消毒,从源头阻断病菌传播。

  春夏是阳气生发和旺盛的时期,人们容易产生火旺的表现,出现身体燥热、失眠等情况。对此,专家提示要顺应天时,起居有常。“规律的生活起居是改善睡眠的基础,需要遵循‘夜卧早起’的自然节律。”专家建议,每天6时至6时30分起床,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升发阳气;中午适当小憩半小时左右,避免因午睡时间过长而影响夜间睡眠;19时后要减少剧烈运动,为避免情绪刺激,睡前尽量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保证良好睡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