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心 解民忧 优民风——南昌县黄马乡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2025-05-22 05:05 阅读
江西日报

  乡村要振兴,治理必先行。去年以来,为促进乡村治理方式有效转变,南昌县黄马乡创新推出“1+1+3+5”工作法,通过一户一档村民信息档案化管理法、红黄蓝三色挂牌民意收集反馈机制、五福临门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罗渡村村干部上门宣传防溺水。本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摄

  一户一档聚民心

  “樊阿姨,夏天到了,要告诉家里的小孩不要野泳……”5月16日,该乡罗渡村村干部万江飞来到村民樊小珍家里,着重宣传防溺水安全事项。

  “得益于建立的一户一档,我们知道樊阿姨家里小孩子比较多,属于防溺水重点对象,需要针对性上门提醒。”万江飞说。

  如今,在黄马乡,4084户9772名常住人口已实现一户一档村民档案全覆盖,内容涵盖家庭人口情况、成员基本信息、住房经济情况、是否为低收入困难家庭、是否为特殊人员、个人诉求及落实情况等重点事项。

  副乡长邹颖表示,利用一户一档工作台账,村干部可充分掌握本村村民家庭信息,做到村民情况村里掌握、村级档案有档可查、村民问题“对症下药”、村级发展因地制宜。“此外,利用一户一档工作台账,村里能够更加精准地开展防溺水、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各项工作。”邹颖说。

  三牌服务解民忧

  “多亏了你们帮忙清淤,否则我这一大片田都没有灌溉水了!”日前,徐家村种粮大户章征辉特意来到村委会,向村干部表示感谢。

  5月初,章征辉向村干部反映,村里一处水库的排水沟杂草丛生、淤泥堆积,影响农田放水灌溉,次日村干部便安排人员进行清淤,方便农户引水灌溉。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分为红、黄、蓝三色挂牌。村里可自行解决的挂蓝牌,需要对接乡有关部门解决的挂黄牌,需要乡党委研究解决的挂红牌。”徐家村村干部罗安介绍,“去年10月,我们发现有一条村道年久失修,便将问题按照‘黄牌’处理上报乡里,申请10万元资金后修复了道路。”

  据了解,黄马乡各村(居)以户为单位,一周一走访,一周一研判,切实建好问题台账,做到重点人群重点服务,重点需求重点解决,重点问题重点处理。利用“民情连心桥”“信访流动桌”“人大板凳会”等渠道,做到群众诉求精准对接。“红黄蓝三色挂牌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建立以来,我乡共收集蓝牌问题720条,目前已处理716条,解决率达99.4%;收集黄牌问题2条,红牌问题1条,均已解决。”邹颖说。

  五福临门优民风

  “廖大叔,院子收拾得很整齐呀,继续保持!”日前,华标村村干部龚妮在村里走访时,看到村民廖八德家整洁的院落,笑着说。

  “自从上个月上了‘清爽庭院’黑榜后,总觉得不好意思,这不,我专门在家里开辟了一块地方放置农具,再也不乱堆乱放了。”廖八德不好意思地说。

  今年以来,黄马乡将“五福临门”传统文化融入“积分制”的现代治理机制中,设置“五福卡”——爱家守法卡、清爽庭院卡、和睦“屋里”卡、守信友善卡、正事正说卡,通过“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清单制管理办法,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我们每月根据积分公布红黑榜,对上红榜的家庭,给予相应奖励,实现正向激励;相反,对违反各类政策法规、村规民约的家庭给予上黑榜,黑榜家庭可通过参与村级志愿服务的方式,弥补被扣积分。”龚妮说。

  用积分记录美德,用行动传递正能量。自实施“五福卡”积分制以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投身村级事务,“德治滋养法治,法治保障德治”的良性循环正逐步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优良风尚建设。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