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灵山:亿年花岗岩的奇幻密码

2025-05-22 15:16 阅读
信息日报

  江西上饶灵山,这座被道家誉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的奇山,以其千姿百态的花岗岩造型石闻名于世,这些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究竟如何形成?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灵山亿年演化的神秘面纱!

图|敖玉龙

  地质构造

  灵山位于怀玉山脉支脉,地处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交界带。自8亿年前的震旦纪开始,这里经历了多次剧烈的地壳运动:晋宁期、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运动轮番上演,如同大地深处的“折叠挤压实验”。地壳挤压导致岩层弯曲(褶皱)和断裂,形成了灵山环状山体的雏形。断裂带为地下岩浆提供了上升通道,成为花岗岩侵入的“高速公路”。

图|肖学平

  岩浆活动

  灵山花岗岩的形成始于中生代早白垩世(约1.8亿年前)。当时,地下深处的岩浆在燕山运动的推动下,沿着断裂带多次脉动式侵入地表,最终冷却形成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基岩。还有未喷发的岩浆在地下形成环状岩体,外围岩体抗风化能力更强,最终形成如今“外环陡峭、内环低洼”的独特地貌以及富含石英和长石的花岗岩,硬度高且节理少,为后期风化塑造复杂形态提供了物质基础。

  地层演化

  灵山的三次地层演化:震旦纪沉积:8亿年前,灵山地区为浅海环境,沉积了砂岩、页岩等岩层,成为后期岩浆侵入的“地基”。中生代抬升:燕山运动让沉积岩层被花岗岩体顶破,地壳抬升使灵山逐渐露出地表。新生代定型:喜马拉雅运动进一步抬升山体,配合风化侵蚀,最终塑造出陡峭峰林。

  地貌奇观

  灵山的花岗岩造型石堪称“自然雕塑博物馆”,其形成离不开三大外力作用。物理风化:昼夜温差导致岩石表层热胀冷缩,形成龟裂和剥离(如“多边形龟裂”景观);流水侵蚀。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的湿润气候,让溪流像“水刀”般切割岩体,雕琢出深谷与瀑布。冰川作用:第四纪冰期时,冰川搬运和磨蚀作用塑造了灵山独特的倒石地貌,如巨石阵和冰臼群。

图|曹巨波

  上饶灵山的花岗岩奇观,是地球内部力量与地表营力共同谱写的史诗。从岩浆奔涌到风雨雕琢,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1.8亿年的时光密码。(图文来源:江西灵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