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一只鸡”如何跨越山海,从深山密林走向全球餐桌?

2025-07-10 20:03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晖

霸气手枪腿、嘟嘟翅、脆皮炸鸡……这些市场上热卖的鸡肉产品,有不少是来自资溪县的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

7月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媒体采访团走进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看“一只鸡”是如何跨越山海,从深山密林走向全球餐桌,孵出一条超30亿元的产业链。

在我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中国人一年要吃掉90亿只鸡。然而,这样巨量的消费,种源曾经100%依赖进口。

“育种,不光是为了圣农,也是为国内白羽肉鸡的发展。”江西圣泽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是圣农集团旗下,一家经营祖代种鸡饲养、父母代种鸡销售等业务的企业,公司生产部副总监贺增杰告诉记者,国外企业曾经长时间掌握祖代种鸡的定价权,国内企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能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计划。

自主研发种鸡技术的路,注定充满挑战。“以前,我们在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白羽肉鸡的饲养上有丰富经验,但原种鸡如何饲养是没有标准的。”贺增杰坦言,要研究出有效的饲养方式,发挥种鸡最大的生产性能,是一个非常烧脑的过程。

经过上百万只鸡的饲养试验,团队硬是靠自己摸索出一套科学饲养方法。2022年6月,“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状元白,在资溪县举办首发仪式。这是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相比市面上其他品种的父母代种鸡,“圣泽901”具有生产性能好,产蛋率高等特点。

“我们已经向全国累计推广了超过4000万套的优质父母代种鸡,产品远销非洲、中亚等海外市场。”贺增杰说。

记者在企业车间看到,机械臂正将一批批白羽鸡肉熟食产品进行打包、堆垛、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为全球头部餐饮企业提供原料。

“采用自动化设备,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能耗,更节约人力成本。”公司副总经理黄平指着包装车间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只要10个人,就能完成160至180吨产品装箱、喷码、复检、堆垛和入库。

自2012年以来,圣农集团在资溪县已累计投资超30亿元,落地产业链项目20余个,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超20亿元。

近年来,圣农集团围绕着鸡,不断扩展业务边界,实现从单一养殖向育种研发、熟食加工、进出口贸易、冷链物流等全链条跃升。“我们把鸡毛做成水产饲料,鸡粪转化为有机肥、发电原料,鸡油、鸡骨头做成调味料,做到了把一只鸡‘吃干榨净’。”公司高级副总裁席军说。

发展全产业链,才能抗住风险,延长价值链。依托白羽肉鸡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地位,资溪县深入实施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发挥江西圣农龙头作用,带动陆恒食品、面包科技、费歌肉松等上下游多个产业项目投产落地,“一只鸡”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产业集群化发展,为资溪县创造50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务工农民月均增收6000元以上。“我是2021年进厂的,现在已经是打码间的班组长了。”资溪县上皇新村村民曾晓娟说,她和丈夫以前都在外地务工,离家远,工作还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五六千块钱,日子越过越好。”

资溪县通过创新“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机制,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增收超百万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蓬勃的产业激活了县域经济脉搏,盘活了山区特色资源,也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致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